第40章别急,你这户部尚书的帽子丢定了(第3页)

 “有的人在征税的时候,大斗进小斗出,造成百姓困苦。” 

 有些人除了收税之外,还多收取了一些水钱、饭钱、库钱和敬佛钱。” 

 “征税之时,本该是有损耗的,可这些损耗,没入国库却入了某些人的腰包。” 

 后面的话,朱雄英没有再说,朝中官员们,却能够想到。 

 一些不参与赋税的官员,听到这句话,立刻就嗤之以鼻。 

 这样的苛捐杂税,岂不是要人命? 

 朱元璋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 

 朝堂上,也有一些人满头大汗。 

 “长孙殿下,你可别乱说话。” 

 阮畯焦急道:“这可是重罪,他们哪有这么大的胆子?” 

 “那阮大人跟我说说,大明的田地,跟宋前元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天灾。” 

 “那为什么税收差别这么大?” 

 朱雄英沉声道:“这其中没有人祸,可能么?” 

 不可能! 

 没有人会相信。 

 耕种水平,土地面积,税率,都是相差无几的,那税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不说商税,单就是田税,大明也无法和宋代相提并论。 

 “长孙殿下,空口无凭,你有什么证据吗?!” 

 就在这时,郭允道却是开口:“户部虽不管官员任免,但我可以用自己的官阶保证。户部在这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户部的职能之一,便是收税。 

 现在,朱雄英却说赋税有问题,那岂不是说,他户部尚书有问题? 

 “郭大人稍安勿躁,你的官职,丢定了。” 

 朱雄英微微一笑,“不要着急。” 

 这话落在满朝文武耳中,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在朝堂上的官员,不可能不犯错。 

 如果是认真调查的话,肯定会有线索的。 

 按照朱元璋的性格…… 

 顿时不少人冷汗就下来了。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这么说,胸口的起伏变得更加剧烈起来。 

 他是真的怒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非常注重吏治。 

 对百姓的生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