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开荒,多收百姓的税?


 从历史上看,郭桓能混到户部侍郎,已经是顶天了。 

 然而,朱雄英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 

 原来的户部尚书郭允道,已经辞官归老。 

 而郭桓,则是接任了。 

 “郭爱卿要如何做?” 

 朱元璋不咸不淡地说道。 

 “臣以为,要加税,就得派官吏,督促百姓耕种才行。” 

 郭桓侃侃而谈道:“百姓耕种积极性大增,粮食产量大增。到时候,大明的税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除此之外,县令还需要督促百姓开垦田地,田地越多,百姓缴纳的赋税也就越多……” 

 “哈哈哈哈。” 

 郭桓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道声音打断了。 

 郭桓满脸怒容,目光扫过众人。 

 他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打断他的话。 

 朝堂上,所有的大臣都在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等看清人,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是朱雄英在笑。 

 上一任礼部,吏部,户部,三大尚书罢官。 

 朱雄英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雄英笑的原因,是这几个人的手段太过愚蠢,让人忍俊不禁。 

 一群人不敢吭声,只有朱元璋心里乐开了花。 

 朱元璋对自己的孙子还是很了解的。 

 但他既然敢在朝堂上笑得这么开心,那就一定是有办法的。 

 只有那些不明真相的大臣们,才会对他不满。 

 “雄英,你有什么办法?” 

 朱元璋故作愤怒的问道。 

 “爷爷,我知道怎么做。” 

 朱雄英抬起头来,看着朱元璋,道:“可是,我笑,不是因为我有办法。” 

 “那你笑什么?” 

 朱元璋撇了撇嘴,说道。 

 “我只是觉得,郭大人的做法,未免有些荒唐。” 

 朱雄英摇了摇头,说道:“大明的赋税之所以这么低,不是说开垦出来的土地不够多。” 

 “一个人,一年能种二十亩地。但最多只能种植二十亩地。” 

 “敢问郭大人,您认为他们还会继续开垦田地?” 

 此言一出,一众大臣也是恍然大悟。 

 一群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朱雄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