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大明有国子监、大本堂,大孙还要弄个学堂?(第2页)

 朱雄英说道:“一群毛头小子,还不够他们受的。到时候,我会送你一把尺子,让你尝尝吕本的感觉。谁要是不听话,直接拿尺子抽就是了。” 

 朱允熥在朱雄英的鼓励下,心情好了许多。 

 对于数理化,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解决了老师的事情,朱雄英又去找了几个农民。 

 这五百多人,大部分都是住在应天城外的人,都在东郊。 

 朱雄英所在的科技部,位于应天城东,其实也没多远。 

 当朱雄英提出想要在科技部开设班级,让孩子们到这里来学习时,那些农夫一口答应下来。 

 虽然朱雄英直截了当地说,他不是儒家的人,这是科学! 

 他们也毫不犹豫地决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科技部门去上课。 

 士农工商。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 

 虽然地位有高低之分,但像他们这种穷苦人家的人,生活可能还不如那些做生意的。 

 如果孩子能参加科学课,就能从最底层,一跃成为‘士’。 

 这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 

 五百户人家,有男有女,朱雄英一共收了一百二十名学生,年龄在4-8岁之间。 

 约好了第二天上课的时间,朱雄英便取出了教材,递给了朱允熥。 

 明天上课的时候,让他给孩子们发一份。 

 朱雄英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后,便回了东宫府邸休息去了。 

 奉天殿上,朱元璋看了一眼探子,冷冷地说: 

 “你说啥?咱孙子要在科技部上课了?” 

 “对,就是这样。” 

 斥候躬身道。 

 “老师在哪里?他是从哪里请来的?” 

 朱元璋的心情非常低落。 

 大明王朝已有国子监,皇子们也有学堂,还有大本堂,你还搞了个科技部上课? 

 “回禀皇上,老师…是三皇孙殿下。” 

 那探子低下头,不敢与朱元璋对视。 

 “什么?” 

 “老师是……允熥?”朱元璋一脸不可置信:“真的假

的?” 

 “是真的,小的跟在皇长孙殿下身后,偷听到了他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