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能不能不要拿咱大明亡了举例,用元朝(第2页)

 “比如说,一张宝钞,相当于一两银子。” 

 “既然一元宝钞的价格和一两银子是等价的,百姓们肯定会选择更方便携带的纸币。” 

 “就这么简单吗?” 

 朱元璋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信了,因为他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没那么容易。” 

 朱雄英摇头道:“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那些市井小民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就算大明没了,宝钞也没用了,黄金和白银依旧是黄金和白银,可以用来购买粮食。” 

 “难就难在,怎么让天下人都认这个宝钞。” 

 “这个问题想要解决就很难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显然对朱雄英这番话很感兴趣。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大明对于宝钞的价格,应该是有一定的控制力的。 

 就算大明真的灭亡了,可真正的金银,依旧掌控于朝廷之手,散发出去的不过是一些废纸罢了。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朱雄英举的例子,都是拿大明灭亡做的例子。 

 这话说得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 

 “雄英,你以后要举例的话,就拿元朝来说吧。” 

 朱元璋脸色一沉,道:“你怎么老说大明要亡了?” 

 “银行的事情,咱明天再跟大臣们商量一下。” 

 朱雄英闻言,脸色一沉,感觉事情不妙。 

 在朝堂上那些迂腐的家伙手里,想要办成这件听起来光怪陆离的事情,是很难的。 

 而朱标,也赫然在于此列。 

 朱标看出了朱元璋的意动,连忙劝道: 

 “父皇,你可要想清楚了。” 

 “这可是关系到大明的生死存亡啊!” 

 生死存亡,又是生死存亡,你们就不能盼着点大明好? 

 老朱听了朱雄英刚刚那一番举例,心中已经有了郁气。 

 这个时候,他的长子朱标也加入了进来,直接触怒了老朱。 

 骂不得雄英,就拿你朱标开刀! 

 “标儿,你到底想怎么样?”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质道,“你怎么一口一个生死存亡?我们大明朝有那么容易灭亡吗?!” 

 “父皇,儿臣并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