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朱标:啥,赋税只收银子是雄英想出来的?(第3页)


中。 

 朱元璋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各地传来的情报。 

 就在这时,朱标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似乎是刚从哪里巡视完毕。 

 “父皇,这次秋收的赋税,你怎么能换成宝钞?” 

 朱标眼中闪过一抹焦急之色:“那样的话,大明的国库粮食就会出现短缺的情况,那怎么办?” 

 朱元璋缓缓抬头,淡淡道:“国库没粮了,那就去市场买,有了宝钞,粮食就不用愁了,用宝钞来收税,这叫做一条鞭法,对大明只有好处!” 

 “父皇,你……” 

 朱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老爹,竟然会这么信任那什么一条鞭法。 

 “父皇,你难道不知道,那所谓的一条鞭法,差点造成了灾难?” 

 “朝廷消息一出,粮食价格直线下降,老百姓交的钱还是老样子。” 

 “这意味着普通民众要多卖粮食,甚至可能还要交更多的税!这一条鞭法是谁发明的?” 

 朱元璋抬起头来淡淡道:“这可是咱大孙的主意,怎么了?” 

 朱标一脸懵逼。 

 他之前还在想,老朱怎么会这么淡定。 

 前一阵子,粮食的价格都要跌到地板价了,但老朱并不着急。 

 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出的主意。 

 朱雄英,又是你! 

 也只有朱雄英的计划,才能让老朱如此的相信。 

 甚至连一点犹豫都没有,就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做出了决定。 

 而且,还向大明的各个地方,发出了消息,显然是要让各地的官员跟百姓,都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老朱对此很有信心! 

 一时之间,朱标竟不知如何接话。 

 “嗯?你不是说粮价跌了吗?” 

 朱元璋淡淡一笑,说道:“咱已经派人去查过了,一开始的时候,粮价确实跌了一大截。” 

 “不过,雄英给了沈万三一大笔钱,让他把所有的粮食都买了下来。” 

 “现在,粮食的价格不是稳住了吗?” 

 “咱知道你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