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以后大明律都要刊登在报纸上(第3页)

 为了防止文臣争夺礼部尚书之位,开济决定尽快解决这件事情。 

 “诸位爱卿,可有举荐之人?” 

 朱雄英想了想,觉得把礼部尚书给文官集团,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朱雄英控制了朝中大部分重要职位,那么礼部尚书的位置,给出去也没事。 

 满朝文武都在交头接耳,讨论谁是礼部尚书最合适。 

 “陛下,臣有一位合适的人选。” 

 杨士奇越众而出。 

 “臣接手礼部这么久,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微臣举荐山东布政司铁铉!” 

 铁铉? 

 朱雄英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只见过铁铉的次数并不多。 

 靖难之战中,铁铉更是朝廷中一名得力的将军。 

 总比那些文官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铁铉文武双全。 

 如果朱雄英没有登上皇位,将来说不定就是铁铉当上兵部尚书了。 

 但是现在,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因为朱雄英认为铁铉做礼部尚书,倒也不是不可以。 

 “不错,铁铉之名,朕早就听闻过,为人刚正,忠心耿耿。” 

 朱雄英坐在龙椅上想了想,点了点头,“既如此,便拟一道旨意,命铁铉为礼部尚书,择日回京复命。” 

 “陛下英明!” 

 群臣见状,大喜过望。 

 原因无他,朱雄英一向独断专行,不听大臣们的劝告。 

 可是现在,朱雄英却同意了杨士奇的提议。 

 这个结果,着实出乎了文武百官的意料。 

 不过,他们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既然陛下已经改变了心意,那么是否可以举荐别人,甚至是自己进入内阁呢? 

 一个月前,朱雄英就已经做出了成立内阁的决定。 

 现在内阁就三人,一个是解缙,一个是杨士奇,一个是杨溥。 

 早朝的时候,朱雄英说得很清楚,内阁一共有六个人。 

 现在还有三个名额,这让他们如何不眼红? 

 要是像铁铉那样,随便找个人推荐一下就当上礼部尚书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