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亮剑(第2页)

 不过……

 想到大嫂居然想要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贾政的眉头就忍不住高高拢起。

 大昭是礼仪之邦,如何能干倭寇干的事?

 人家的百姓又没有得罪大昭。

 大嫂这样……

 贾政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他可不敢在明面上跟大嫂呛了。

 而且看董大人那意思,也是支持大嫂的观点的。

 这样……

 贾政叹了一口气,军事上他不行啊!

 不过,他不行,舅兄可以。

 或者他该去找找舅兄,跟他聊一聊今天的事了。

 上次的惊马案,贾政虽然一度对大舅兄不太满意,却也清楚,他们二房在外面的最大助力还是大舅哥。

 他得好起来,他得重新掌控京营。

 更或者……,他还可以把新平侯请到家里,跟他谈谈倭寇之事。

 此次妹妹遇袭,大哥、琏儿和东府的珍儿都去了,新平侯做为贾家的未来女婿,怎么着也该来家问问。

 想到这里,贾政满意了,闭上眼睛,晃晃荡荡的回府。

 不过这一夜,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

 忙了一夜,就要歇在坤宁宫的皇帝,听到他的顺天府尹连夜进宫,还以为出了什么惊天大案,或者大事,连忙把才脱的靴子又穿上,急急的就往前朝去。

 等听到林如海家眷遇袭,他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董大人眼见他要开喷,忙又道:“皇上,您别急,林大人的家眷没事,因为多年未曾回京,此次进京省亲,贾家上下都关注的很,贾赦和贾珍都带着人亲去迎接了,正好在半道上,发现那群倭寇围攻他们,当场就杀了过去。”

 皇帝:“……”

 真的假的?

 林如海在江南干得非常好,他的家眷进京,他得护着。

 更何况,贾琏也在其中呢。

 皇帝就指着他了解盐场呢。

 “既然没事,你大半夜的不睡觉,跑进宫骚扰朕做什么?”

 这个姓董的不知道他还年轻吗?

 不知道他有皇后、贵妃吗?

 不知道生孩子也是他稳定皇位的重要因素吗?

 “皇上,您怎么能这么说臣?”

 董孝全一副无语的样子,“臣进宫……”他顿了一下,望望左右。

 皇帝无语的摆手,让宫人都下去。

 很快,刘公公等退下,连殿门都给他们关上了。

 “皇上,臣今日收到了宁国府沈夫人的帖子。”董孝全道:“她给臣提供了一个治倭方案。”

 噢?

 皇帝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贾敬很有才。

 只是贾家没让他从军。

 但是不从军的贾敬,往京营一站,里面的大半将官,也会先跟他拱手作礼。

 而这样的贾敬,这么多年,却只守着沈夫人一人,甚至被她收缴所有私房钱,也没敢说什么。

 皇帝相信沈夫人也很有才,所以此时倒是很有兴趣。

 只是这一听……,他自己也参与了进去。

 刘公公等人在外面等的都打瞌睡了,殿门也没开。

 皇帝和董孝全甚至拿出了舆图。

 李家和倭寇勾结的大案,他们一致想要利用得当,把几大盐商世家都按下去,为国库再添点银子。

 太上皇明显也动了这份心思,只是他老人家还想让他冲在前面。

 皇帝愿意干,也想干。

 只要这银子是用在正途上,不是被晋王或者哪个兄弟拿去干私活,他受点累,吃点苦都无所谓。

 但现在嘛……

 如果能打几家,再给扶几个乖顺的将功赎罪,用手上的银子到倭国招兵买马,似乎也很好。

 皇帝不怕那些人就此再也不回大昭。

 落叶要归根。

 更何况,只要他们能做出成绩,他不吝封赏,让他们光耀祖宗,封妻荫子。

 “倭国的铜可是好东西。”

 皇帝喝了口早就冷掉的茶,“今年才从那边进了一百万斤。”

 大昭也有铜,但是,有铜的地方,开矿虽易,运输却难。

 反而不如从倭国买进。

 那边的铜质量更好,更有可称精品的紫铜。

 “可恨他们的德川幕府仗着那些铜,对我大昭提的要求一年更比一年高。”

 从瓷器、丝绸、茶叶到铁器……,要的越来越多了。

 “此计……,很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