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4章

 “伊河虽然不算长,但伊河附近有一条河,名为洛水,曹植的《洛神赋》就是在这里写的,诸位肯定不陌生!” 

 “洛水和伊水在偃师县汇合后又称之为伊洛水,而后一路流向黄河!” 

 “诸位再看看颍河和北汝河的源头在哪里?在看看这两条河流的源头距离伊水的距离就知道我们刚刚明白了什么?” 

 “如果我们将洛水和伊水在偃师县的这条交汇处之前连通,引入颍河或者北汝河,那么洛水就能顺着颖河进入淮河 

 有了洛水的补充,那么就能满足江淮运河所需的水了!” 

 “这么做好处多多,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河道,只需要挖深就行了,工程量相比重新挖一条运河算是比较小的。 

 流经千余里,完全可以让途径的各县在农闲时征召百姓前来开挖,管饭管饱就行了。 

 重要的是几乎不用勘测,顺着原河道走就是了,绝对出不了错。 

 第二,伊河和洛河的水进入黄河,会加大黄河的水量,如果被引走部分,那么就能减轻黄河的水量。 

 伊洛河的水量相对黄河是不多,但在雨季就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 

 与其进入黄河被搅和成黄色,倒是不如引入淮河,为江南运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