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点头称赞


 老人们则在一旁点头称赞,不时补充几句经验之谈。

 与此同时,村里的几位种植大户和养殖能手聚在一块儿,谋划着与周边村庄联合展销的事儿。“咱村的有机蔬菜、土鸡蛋一直名声在外,可不能埋没了。和隔壁村一起办展销,品种更多,吸引力肯定更大,到时候来的批发商多,价钱也能卖得好。”一位大叔边说边比划着,眼中满是对丰收的憧憬。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村庄很快就行动起来。农闲时节,村里的青壮年们扛起工具,奔赴景区建设一线。他们喊着号子,搬运石料、夯实地基,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对村子的深情。妇女们则在临时搭建的灶台上忙碌,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为劳作的人们送去温暖与力量。

 祁同伟和侯亮平也没闲着,他们穿梭在各个施工现场和农户家中,协调各方、解决问题。祁同伟凭借着对村子地形的熟悉,为旅游设施规划出最合理的布局,既兼顾美观又考虑游客的游览便利性;侯亮平则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参与展销的农户们培训营销技巧,教他们如何突出产品特色、吸引顾客。

 然而,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当村里的旅游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农产品展销筹备紧锣密鼓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村庄。这场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村里的一些老旧房屋被冲毁,部分农田被淹,即将收获的庄稼倒伏在泥水中,损失惨重。

 望着被洪水肆虐后的惨状,村民们的脸上再次布满阴霾。有人忍不住低声哭泣,有人瘫坐在地,满心的绝望。强子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艰难地来到受灾现场。他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泛红,声音颤抖地说:“村子刚有点起色,怎么就遇到这么大的灾啊……”

 祁同伟和侯亮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着乡亲们痛苦的模样,他们的心像被刀割一般。祁同伟大声喊道:“大家别灰心!咱们经历了这么多困难都没倒下,这次也一定行!先救人、救庄稼,能挽回一点是一点。”侯亮平也迅速组织起年轻力壮的村民,成立抢险救援小队,奔赴各个受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