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土地祠里的命案(第2页)
刘禅现在也是平“亿”近人的亿万富豪,拿出一千块买情报完全不心疼。
刘禅本可以拿出更多,但他知道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要是一次给老汉太多,反而会容易让老汉怀疑。
刘禅盘算了一下当地的物价,一千块应该是个合理且足以打动老汉的价格。
老汉听到刘禅的报价后,喜上眉梢:“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刘禅说:“我已经给了你一百块订金,就算我事后反悔,你拿了一百块也不亏。”
“行!”老汉果断答应,生怕刘禅反悔:“不过咱们先说好,等会儿下馆子的钱要你们出,而且要先结账。”
“没问题,你前面带路。”
老汉骑着摩托车在前面领路,沈静冰开车跟在后面。
经过一段土路后,来到乡里的一间装修很土气,但应该在全乡都算得上“高档”的饭店。
老汉也没有客气,一开口就点了十个硬菜。
对于老汉的行为,刘禅就是笑笑。
“老大爷,你现在可以给我讲讲土地祠的故事吗。”
“可以,可以,”老汉说:“不过你要先把饭钱付了。”
沈静冰作为徒弟,承担了结账的工作。
看到刘禅把饭钱结了,老汉满脸笑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有前途,出手就是大方。
我这人其实很善良,看到你们在土地祠里,是担心你们有危险,才劝你们出来。
那个土地祠有些邪门,里面发生过命案。”
说到最后的时候,老汉故意压低声音,还向四周看了看,感觉是害怕有谁在偷听。
刘禅对沈静冰使了一个眼色,沈静冰开启天眼,留意周围的情况。
老汉上过几年小学,懂点文化,对村里的历史也比较熟悉。
在他的叙述里,这座土地祠相传是明朝时期修建的。
因为村民以种地为生,所以明朝的祖先们就修建了这样一座土地祠,供奉土地公,祈求每年风调雨顺。
这只是一个农民朴素的寄托。
在清朝时,土地祠的香火也还可以。
村民们都延续了逢年过节祭祀土地公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