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打惯仗的人都懂(第2页)

 等前面的两条防线过了再议不迟。

 ~~~~

 大明,建文二年,七月。

 燕军大军南下。

 理由——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口号——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

 打法——不下城邑,直趋京师。

 七月初,燕军急行军至滨州边界,遭遇南军平安巡边军,燕军胜。

 七月十四,燕军下东阿。

 七月十五,燕军下东平。

 七月十七,燕军下汶上。

 七月二十七日,燕军已到达江苏,攻陷沛县。

 七月三十,燕军的先头部队兵临徐州,山东防线已被远远的甩在脑后。

 这一整个七月,燕军没有占领任何一座城池,也不跟遭遇的小股南军做任何纠缠。

 这就没有给任何山东行省内南军互相支援的机会,也没有给朝廷任何调兵遣将支援山东的时间。

 盛庸跟平安率领的南军只能在后方一路追赶燕军。

 张昶率领的燕山后护卫则是追着盛庸跟平安的后方一路不停的骚扰。

 南军被追得经常顾得了头顾不了尾。

 张昶甚至就地募兵,分出了好几支平民装扮的小队轮番的扣山东行省内大小城池的城门。

 山东行省内相当一部分县城被叩开了城门以后,衙门的人直接投降。

 打着打着,张昶还打出了心得,开始深谙化整为零的妙处。

 他带领着这支燕山后护卫总共五千人,加上在山东本地募集的五千人。

 后来全部分成了百人甚至十人的小队,时不时的就潜入大城小县中烧个马厩,偷个粮仓。

 山东布政使铁玄在济南府气得跳脚。

 但又没法贸贸然把兵分出来去打张昶这群像老鼠一样的护卫军。

 大小县城里驻扎的护军一旦追出了城门,回来的时候,连老窝都被人占了。

 山东行省本省的军队就被张昶这一万人死死的拖在山东境内。

 朱棣那边的主力燕军一路南下的时候,朱允炆也不闲着。

 魏国公徐辉祖再次奉命驰援山东,还没等他到山东呢,燕军就已经过了徐州即将逼近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