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告别小桥流水人家(第2页)

 “那,在郭家这儿做做文章?”

 “别介——老郭精着呢!你以为你是写文章,人家转头就把你卖了。”

 “郭家是提早下注?”

 “那可不,当年他家就送了一位进去,虽然没折腾出什么来,但这郭家,屹立三朝不倒,倒是蒸蒸日上。”

 “现在这班兵痞子,也学乖了。”

 “该做就做,这位登基这大半年,我算是看明白了。他要是看你不顺眼,啥都不做也能找理由发作。”

 “我老师到现在,也没个正经的事,记恨我老师反对他登基,也不写诏书。”

 “这位,家里就仨儿子?没个庶子什么的?”

 “没,给皇后册封时那话你没听啊?跟先帝一个样!”

 “皇后贤良?”

 “不好说。”

 “催一催今上立太子如何?”

 “这个行,大的,小的,中的,咱都试试。”

 ~~~~

 大明,永乐元年,二月。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不管是经典、历史、哲学、文学这些学问书,还是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医卜、僧道、各种手艺的知识,都要搜集起来编成一本书,别嫌内容太多。”

 徐氏每天都会跟朱瞻基解释朱棣的新诏令。

 林三成了伴读以后,自然也跟着一起听。

 至于养在徐氏跟前的唐赛儿,也是一样。

 最后还有一个年纪最大的宝庆公主。

 “这么多编成一本书?”

 宝庆公主问得小心翼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