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那我就赖账(第3页)

 张欣本是过来陪徐氏聊天的,被抓了壮丁倒也不怵。

 这事朱棣不问她也想说来着。

 “武举在我爹那会,就没成气候!”

 朱棣哪里不知道。

 武举一事,他爹开设科举的时候就是文举跟武举一起有的。

 只是当时本来武官就多,不缺,就不重视。

 武勋的爵位还是世袭的,正经的武勋家里的子弟没人去,倒是一些街溜子去考了。

 矬子里面拔高个,考出来的根本没法用。

 还有严重的舞弊。

 后面就越发不重视了。

 “不止是这个,我听智明跟安乐跟我说,京师人以入军户为耻。”

 张欣以前不出门,其实对于底层,脱离得久了,就完全不了解。

 要说军户制度败坏,她一直觉得是宣德朝后期开始的。

 在此之前,军户军籍还是相当香饽饽的。像京城,这会以军籍军户为荣。

 想不到,京师居然对军籍的人这般抵触。

 女子工坊里的人跟朱智明说起家里的兄长弟弟没有什么正经活,家里也没地给他们种。

 朱智明就问为什么不入军籍,军户有屯田。

 人家表情很鄙夷。

 说大家都觉得丘八粗鄙不堪,更有许多充军的流犯都入了军籍,军中是藏污纳垢之地。

 “!!!混账话!胡说八道!充军流犯能有几个,一打仗,打头就是这些流犯,打完能剩几个!”

 朱棣大怒。

 他还真不知道京师的老百姓是这么看当兵的人的。

 【小科普:明代武举名人——俞大趥,戚继光,熊廷弼,吴三桂。前面俩个本身就有世袭的军职,俞是武进士第五名,戚继光考中了武进士,成绩较差,因安达汗入侵拿了一个同进士出身。熊廷弼最初是湖广武举第一,到了二十九岁还中了文进士。吴三桂,出身将门世家,豪富之家,二十岁就考中了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