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渊源(第2页)

无论这辈子还是上辈子,孙碧云奉诏入京见先帝这事,她都没印象。

她能记得是永乐十年,朱棣敕书孙碧云,赐封其为道录司右正一之职,特准任游于四海之内。同年,又敕书孙碧云,让他负责遇真、五龙、南岩、紫霄、玉虚诸大宫宇的选址和建造。

就武当山这地界,从永乐十年开始筹备,一直到永乐二十二年,才算是基本完工。

在此期间,朱棣让孙碧云在南岩修行,任住持,并不准任何人打扰他。

朱棣还给孙碧云赐诗,赐号。

遇真宫建成后,朱棣命孙碧云在遇真宫中侍奉香火。希望待张三丰还山后,由孙碧云转达朱棣的渴见之心,借孙碧云跟张三丰的师徒之情,敦请张三丰入京。

可直到孙碧云死了,张三丰也没有进京。

张欣现在很怀疑那是死遁,因为这人死得极其的从容。

永乐十五年,武当部分宫殿完工后,孙碧云在某一天告诉门下弟子:

——如今我武当教门已经大兴,我可放心去了。

次日沐浴更衣、焚香礼拜后端坐而逝。

那会孙碧云的岁数才八十有余。

按张三丰一百六七十岁还活着来说,他的徒弟孙碧云不应该那么早死。

另外,先帝当年也是一门心思寻找张三丰,朱棣更是给到了实际的支持。

两代帝王给到的压力可想而知,孙碧云交不出来人,那就只能自己也消失来躲避。

孙碧云死后,张三丰依旧杳无音讯。

至于张三丰是知情后避而不归,还是归而不告,或者压根没归,张欣不知道。

朱棣那会还不死心,让武当山的道观成了皇家庙观,敕封为大岳。

武当山于是傲然于五岳之首。

朝廷还因此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道观的部门,派卫所的军士守护山林,敕免其一切课税杂役,遣流徙犯人开垦山田,供奉庙观。

八宫住持通通被封为正六品官员,设官铸印以守。

这一切的一切,到了朱棣薨逝的时候,也没能把张三丰给勾出来。

“太子,太子妃,小殿下,已经到了龟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