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道法自然(第3页)

 “我艹!那劲爆了呀!之前那个师妹都烧得黑黢黢的,看不到什么,这波是不是有眼福了?”、

 “我等修仙者,岂能专注于这等事儿?”

 这么说着的时候,那个师妹就已经落下来了。

 对方有冰丝,那确实是没办法,只能把她冻起来丢下擂台。

 叶清的表情很是淡然:“还有人吗?”

 她倒也不是没有给这些人出手的机会,而是从对方身上感受不到什么意象,所以直接就把对方秒杀了。

 “冰火之道!”看到叶清这一手,不免有人心生敬畏,“竟然有人在炼气期就能够掌握冰火之道吗?这,这属实是有无敌之姿!”

 这种相互矛盾的意象,按理说不应该存在于炼气期,炼气期通常被认为不具备调节的能力。很容易冰火冲突直接爆体而亡,对应的,能够掌握着两种力量的人,那就是猛。

 能够挑战叶清的人很少。

 而觉得自己能够和叶清对抗的人,也不会刻意去消耗自己的体力和叶清打,所以,叶清还真就站着这个一号擂台一直到了夜晚。

 所以她是一号。

 “唉!太弱了。”叶清躺在床上,和林横秋吐槽,“炼气修士都是这种实力吗?我觉得我现在的目标应该是筑基才对,炼气修士不会是我的对手。可是我也没有做什么超常规的事情,按理说,应该是有人比我强的,这里可是天剑阁!”

 叶清的招数其实在天剑阁令人挺不耻的,毕竟,天剑阁是一个剑修门派,而叶清的技能点里面可没有剑术这一条。有些不太符合这一条规矩。

 但叶清的弟子身份摆在那里,也不会有人有什么质疑,毕竟,天剑阁也不是一定要全都练剑。

 “明天你们十强的战斗,或许会让你有些期待。”林横秋安慰叶清,“能够在一个境界无敌不好吗?说不定你还可以走所谓的无敌路。”

 叶清笑了笑:“那不是扯淡吗?每一个境界都不能输哦~初入筑基哪怕是遇到筑基巅峰的修士也一定不能输——你觉得这现实吗?除非对手被局限在了筑基初期或者中期。”

 她靠着林横秋,就像是靠着一堵墙壁:“倒是你,你还有一把杀剑吧?打算在什么时候练?那个需要杀人或者杀兽的吧?”

 “最近我对心剑的领悟还可以,杀剑的话——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去主导天剑阁治理之下王国的战争,以人命为石,磨我利剑。”

 “这不好吧?”

 林横秋点了点头:“我觉得最好磨砺杀剑的应该是一些虫群,听说绝神宫治下的地盘当中,有诸多虫类,用那些东西来砥砺杀剑是很不错的选择。”

 “那这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得,改天问问师尊?”

 “你说得对。”

 这时候,林横秋已经把叶清的衣服解得差不多了。

 “不过,我们现在应该做点别的事情。”

 “你这个家伙!要是我怀孕的话,筑基就会变得麻烦起来诶!你一天天的都不知道收敛吗?”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叶清很配合林横秋的动作。

 林横秋嘿嘿一笑:‘怀孕了就生下来。那有什么?’

 “……真是不要脸。”

 次日,满脸清爽的叶清迎战自己的对手。

 不得不说,十个擂主还是有些实力,有好几个人都领悟了意象,叶清和他们对决,只使用了冰火的意象,也还算是经历了一番苦战。但结果是喜人的。

 虽然没有领悟新的意象,也没有进入顿悟的状态,但是叶清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积累在增加,异族这边不同于人类的异能,领悟了意象的人,你可以还算是清晰的看到他领悟意象的脉络,从对方的战斗方式中,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对方对意象使用的章法。的确是别人自己一点点领悟出来的。这就可以作为叶清的资粮。

 不出意外的,叶清成了外门弟子第一名,虽然她实际上是亲传弟子,但并没有突破筑基,所以算在外门弟子的行列。

 她得到了一个天材地宝,一种名为“青藤”的筑基灵植,不过已经死了。

 不过,趁着对方还有一些生机,叶清寄生了这一株青藤。然后细细品味了这株青藤的脉络。不得不说,自己还是有些运气的,青藤是很适合自己的天材地宝,尤其是此刻,对于叶清的意义很大。

 想要在如今这个领域,领悟混沌树的意象很不现实,但如果是这一株青藤的话……

 叶清在对青藤进行了一番领悟之后,就直接服用了青藤。

 道基开始在她的体内铸造,而她的肉体先一步直接迈入了一万气血度的门槛,意象开始融合反哺的瞬间,青藤扎根与“道海”中几滴水滴之上,和她正在铸造的道基相互缠绕,随后,在青藤之上,开出了几个不同的花骨朵。

 这些花结果的时候,就是自己成金丹的时候。

 结出来应该是……葫芦?

 她这时候有了感应,没想到混沌树没有搞出来,葫芦娃先搞出来了,怎么说?水娃和火娃?

 叶清摇摇头,她知道这些不过是“道痕”。不是真正存在的事物,不过是她自己的路途。等到自己将他们化虚为实的时候,大概自己已经攀登到元婴甚至更进一步了,

 如今,这些东西都还不过是自己道的框架,是一个理念,是一个总纲。

 顺理成章的,没有任何阻碍的,也没有惊天动地异象的。叶清就成为了筑基境界的生命体。

 相较于林横秋那夸张的突破方式,叶清的突破就像是清风吹过,不带来丝毫波澜。

 “你这……叶清……”林横秋有些震惊。

 叶清脸上挂着微笑:“这个叫,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