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明所以(第2页)
因此真君也不想多问了,事情到了明王那里自然有人有办法让其说出实话,就此也就匆匆散了场子。
仅留下了百里暮,两人商量了许久,也想了许久,不明白为什么这同是禁卫司出来的人,为什么万刑要刺杀上官戈。
甚至两人讨论了许久,都忘记了那魔神尊使为何又出现在苍莽之地,而且还将苍莽之地的界碑损坏,难道这之间有什么关系嘛,损坏界碑到底有什么用?一时间也是搞不明白,随即只能让人通知各地,时刻留心,若有同类事情发生立即禀报,并让巡司暗查卫派出几个精英私下里查询这一些事情的原由。
后来,明王宫安排禁卫司到钧天押解万刑,起初人们也没有过多的怀疑,也就是认为这只是一场简简单单的不法之人交接,但过后,突然反应过来,以前负责押解的应该是明王宫的刑判司之人,而此时为何变成了禁卫司。
虽然百里赤容算是反应过,追上了即将离去之人,但问完之后,对方拿出了明王的旨意,解释道因为是原禁卫司的人,为防止万刑在押解途中反抗,特意安排禁卫司接手押解任务。
此事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后来,不知从何处走漏的消息,称万刑在押解途中,不知何种原因自行了结了自己。
而真君的第一反应想到,此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要了结生命,为何偏偏在去明王宫的路上,而不是来钧天的路上,难道是有人故意为之,或者明王宫有人趁机谋私。加上前时百里赤容所说负责押解的人由刑审司变成禁卫司,这一切联想起来,让真君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和害怕。
包括百里暮在内,也对此事感觉到很蹊跷,似乎是万刑隐瞒了明王宫什么秘密,明王宫又不想让大家知道,才出此下策。但两人思来想去,又觉得不妥,一来按照明王宫长久以来的行事风格,断然不会如此做,从上至下都是规规矩矩,严守法度。二来出于对明王宫的敬畏,那里绝对不会存在蝇营狗苟之事。
二人始终后来想到,难道与界碑有关,或许是魔煞族人动的手,亦或许是万刑和魔煞族有何交易,故意将祸水引之明王宫,但从道听途说的三言两语来看,是完全没有什么证据可言,甚至有些推辞都经不起逻辑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