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插手春闱(第3页)
甲等试卷的人,必定能中进士。
而通过殿试的前三甲,则是状元,榜眼,探花。
周浔翻看了一旁的试卷,所有的试卷已经批阅完成,糊在上面的名字封条,已经除下。
当看到甲等第一名的卷子,上面的名字,明晃晃的写着“赵鹤亭”三个字时,周浔的手指一颤。
他抬起头,又望了望那三个阅卷大臣,三人在写榜,大概是明天要贴的榜。
周浔不动声色的问了句,“会试第一名,是叫‘赵鹤亭’的举子?”
秦副阁老立刻应了一句。
“启禀定国公,正是‘赵鹤亭’。”
“他不合适。”
这就让在场的三位大臣,诧异了。
京兆尹率先问道,“不知定国公何出此言?”
周浔毫不遮掩的回答,“这位赵举子身份背景不合适。”
“他是已故建州总兵柳毅的义子,而建州总兵柳毅,涉及北疆王造反案,从这方面来说,赵举子是造反叛党的亲眷。”
“有这层背景在,他就不适合夺得会试第一名,更不适合进入殿试。”
三位大臣都没料想到,批改的试卷,竟然批改出一个大雷,难怪这尊大佛,会亲自出动。
之后,秦副阁老出言问道:“那定国公的意思是?”
“他不能是会试第一名,也不适合上榜。”
闻言,三位大臣不禁有些微愣,礼部尚书觉得周浔此举,对那位名叫“赵鹤亭”的举子,实在有些太狠了。
得不到会试第一名,好歹也要让人上榜吧,毕竟文采了得,可现在,定国公竟然要求,彻底让那名举子失败落第。
“你们继续斟酌吧,本国公还有事,至于意见,你们可参考,可不参考。”
周浔不再逗留,转身离开了。
他像是一阵风,突然的出现,又突然的消失,却卷起了一地鸡毛,让在场的三位大臣,头疼不已。
最终,还是秦副阁老拍案决定。
“就听定国公的吧。”
京兆府尹和礼部尚书二人,也不敢有任何意见,一同说了句。
“那就弃掉吧,重写一张新榜。”
毕竟,先前他们决定把会试第一名,给赵鹤亭,榜上第一个名字,便是他的名字,而现在,有定国公插手阻拦,这张皇榜,等于说彻底报废了。
“如今朝堂上,苏阁老停职,定国公和司礼监一手遮天,二人分庭抗礼,你们还是不要得罪定国公为好。”
秦副阁老这是发自内心的劝告,给出的建议,正是因为他已到花甲岁数,快要致仕回家。
可礼部尚书和京兆府尹,正值仕途的上升期,万万不能得罪了定国公呀!
“学生明白。”
两位大臣异口同声的回答。
待到会试揭榜那日,马车停在不远处,周浔派徐茂率先前去查看。
随即,徐茂过来禀报。
“国公爷,榜上没有‘赵鹤亭’。”
周浔颔首,心里盘算着,今日,他该到柞水巷的小院子,与顾盏瓷庆祝庆祝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