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随机应变’的叔孙通

 王翦禀报之时,大司农阳烨袖口之中双手不断指数,心中在算计,来年整个大秦粮草运输总共皆结余多少。 

 这种以工具节省下来的粮草,那可都是实打实的。 

 还有接下来对匈奴战争能节省下来的粮草,阳烨也是算计在其中。 

 越算,这老小子笑得越是开心。 

 甚至,阳烨都在思考,是否由国库出资,成立一个国有的‘车马行’,将这些公输马租赁给商贾,也算是减少了国家层面的损耗。 

 当然,这种商用,还需要日后细细计量方可,毕竟牵动的各方利益太多了。 

 “启禀陛下,公输马巧夺天工,为我大秦省却粮草损耗,实乃我大秦之喜。” 

 “正值图书馆竣工在即,老臣有一言,欲进谏陛下!” 

 “正所谓,国有功,而文有赞!” 

 “我大秦泱泱国威,蒸蒸日上,岂能没有文人华章来贺?” 

 “臣恳请陛下,允我儒家万儒入咸阳,著华章,贺盛世!” 

 就在此时,一道身影站起,行至麒麟殿中央,朗声开口。 

 说话之人,正是淳于越! 

 虽然他看不起‘奇技淫巧’,但是...这就是个由头! 

 他真正的目的,就是万儒入咸阳,营造一种百家争鸣,儒家为魁的景象! 

 这一番话说出,朝堂群臣皆是面露不屑之意! 

 开玩笑,都是在朝堂上混的,谁脑子能差了? 

 想要著华章贺盛世,何须万儒入咸阳,来点知名的不就好了吗? 

 况且...就咸阳可以写文了吗?在原籍地不可写? 

 当然,还有最最关键的一点! 

 诸子百家...难道不能写吗? 

 淳于越这点儿朝堂心思,一览无遗! 

 然而,不同于群臣的不屑,柳白的眼神之中,浮现狂喜! 

 娘勒!淳于越真是好人呐!知道儒家的子弟多,分布广,不好砍,特意集中来咸阳? 

 “天下文人众多,名士如云,又何须你儒家万儒?” 

 “莫不成作出些‘千古哀愁,与我同悲’这样狗屁不通的打油诗句?” 

 “况且,既然要作华章,为何不让天下百家名士皆来咸阳?独独你儒家?莫非你淳于越觉得儒家已经凌驾百家学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