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李斯也要自愧不如

 当柳白这‘南水北调’得主意说出口,满朝文武,无不骇然。 

 古往今来,政绩最高,自然是一统。无论是武王伐纣,王天下而定万民,还是始皇陛下挥剑决浮云,一剑定九州,这都是板上钉钉的第一。 

 而这些政绩,专属于帝王。 

 臣子的最高政绩,或者说一拿出来,不管怎么说,都无法有人辩驳的最高政绩是什么? 

 治水! 

 大禹治水成天下共主,李冰修都江堰成名臣之誉,这都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如今柳白在科举刚刚举行完乡试的当口提出来,用意已经不言而喻了:等李斯退下,他柳白接掌大秦右相之后,非但不会求稳,而且还会更加激进进取。 

 朝堂之上,从来都不是态度决定国事的。 

 一个保守的臣子,不一定是阻挠国家发展的阻碍。 

 一个进取的臣子,也可能会是祸乱的根源。 

 群臣震惊的是,以柳白如今的身份地位,明明可以安稳得去上位,然后徐徐图之,为何要在这个时间提出来? 

 就连太子嬴彻,都是面露些许讶异之色,而后迅速掩藏。 

 他这个太子,身份太敏感了,若是连他对于自已的老师都抱有怀疑,甚至是阻碍的态度,那么...他这个储君,就是柳白的最大绊脚石。 

 “启禀陛下,我大秦虽是军武立国,但一国之本,在农在桑。” 

 “今虽南北皆有些许战事,但我大秦国内,却是繁荣昌盛,一片太平。” 

 “百姓安居,国便要谋求发展,为百姓安居提供更大的便利。” 

 “臣调查过,一直以来,华夏九州,南方多涝而北方多旱,其关键点便是....我大秦境内的两条水系。” 

 “大江、大河!” 

 “大江水清,大河水浊。但水灌溉土地,无晴浊之分,皆是孕育了我大秦万万百姓。” 

 “然。” 

 “大江水情温和,大河水情暴躁。古往今来,只知游水过江之人,不知有游水过大河之人。” 

 “臣所提的南水北调,便是将大江之水,调入北方。大河旱、涝无有定时,而大江之水引入北方,则北方可得水源,滋养万民天下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