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秦可亡,华夏永世不衰!(第2页)

 “曾几何时,他们也觉得,他们的国家,代表着华夏,代表着九州大地大地。” 

 “然而,天道无常,地貌无恙,这片九州大地,这泱泱华夏之民,换了无数称呼,商人、周人、秦人!” 

 “今我大秦,征伐六国,成就一统大业。九州大地,尽归我大秦所统。万万之民,也尽为陛下所治。” 

 “然,天下非永恒一日之天下,秦亦非永恒天下之一国,万民更非永恒不变之万民!” 

 “学生非圣贤,不知天道,更不知寻常,只是略读史书,故而在殿前狺狺狂吠,作狂士状!” 

 “学生以为,天下归秦,万民归秦,而秦或有一日亡,可天下万民心中的华夏烙印,却永远不会推却。” 

 “同理,我大秦在华夏这烙印之上最为浓厚的玄黑之色,也将成为这九州大地之上,华夏万民心中最为浓厚的颜色。” 

 “秦非华夏。” 

 “此并非学生对于大秦的诅咒,或者说...这是学生对于大秦的祝福!” 

 “秦可亡,华夏永世不衰!” 

 “而陛下、诸位公卿、在天有灵的无数列祖列宗皆所盼望,大秦万世永昌,正是如此!” 

 “华夏永世不衰,我大秦的玄黑之色,万世永昌也!” 

 无数个日夜的埋头苦读,在大秦书院远望柳白身影,在上蔡县案牍劳作,在田野之间细看万民。 

 周勃所经历的一切,在这一刻,都汇聚成了他对于这个天下的看法! 

 秦非华夏! 

 而是华夏最为浓厚的玄黑之色! 

 大秦可亡,而华夏永世不衰! 

 大秦将会用另一种方式,在天下万万华夏人的心中,万世永昌! 

 这就是周勃面对始皇陛下考题之时,用最为惊才绝艳的思想进行奏答的方式! 

 他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如同文渊一般说着阿谀奉承之词。 

 他只是在表达一个观点:这个天下....唯有华夏,永恒不灭! 

 也正是这个观点,让周勃能当真走出无数人都被围困的一步:认清现实,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