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姜家献琴女,马兄举二弟(第3页)

 

无战事时,他们老实耕地庄主和庄主自是一家。打仗时,他们只听自家调遣,说是部曲兵,不如说是家奴。本地几大姓氏联合一起,便可保一方百姓,保自家的良田。

 

乡与乡相连,县与县相通。州府衙门上几乎全是本地乡绅子弟,就算是空降一位上司,也是要先看当地几大庄主的脸色。

 

今日来一将军府刺史,竟敢让自家小弟承接江州军防,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时下人有事与温县令禀告。

 

温县令用家乡方言答复,在座的都是人精,也和温县令说起本地方言。此地方言与吴语相似。作为豫州来的弟兄马氏兄弟及随从,自然是听不懂。

 

一旦语言不同,双方自然也就是有隔阂。这就是本地庄主给马氏兄弟的下马威。

 

马文才握拳有些发怒。哥哥马文诚却哈哈笑起来。

 

摇扇对别驾道:“想必是各位父老误会在下的意思了。我说让小弟领兵不过是真有流寇,也请各位大人拉二弟一把。一是他就在本地读书,本就该为自己书院出一份力。”

 

说罢对着一众人挤挤眼睛揶揄道:“家父本是武将,将来小弟从江州回去,自是要去我阿爷帐下的。若是有在贵有些名声在外,岂不是也好服众。家父也好安排的职位,也算自己履历上有上一功不是?”

 

众人见他这样说,是给自己和众人台阶下。便也改回官语,再次客气起来。

 

马文诚此一次就为试探本地人的团结程度,以及江州的底线。今日见江州父老席间如铁桶一般,席面上就不能再说什么了。只能私下各个击破。

 

马文才强忍了半天了,自己到最后竟竟成了哥哥口中搪塞他人理由。大哥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这位令他从小崇拜的哥哥似乎总会忽略他的感受。

 

众人推杯换盏中,他有些醉了。

 

听几人又在说嵇康竹林七贤,今日在此也算是效仿贤达了。马文才因在太守府长大,常听父亲骂那些归隐之人为‘禄蠹’,多半是博了清誉。得到清誉自然又去做官,哪里他们就是贤达。

 

他歪坐席间,举杯邀道:“世人都推崇竹林七贤,可哪个现在真正能做到隐退?真英雄自是上阵杀敌。整日喝酒赋诗躲在女人裙摆下又算什么贤达?”

 

温县令因上次乡射一事就不喜马文才的狂傲自据 ,今日这黄金口小儿又来扫兴,不杀他的锐气,他便当江州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