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为妇德母子起嫌弃(第2页)

 

韩冬恨透了赵家人,便如修了闭口禅一般,再不开口说话。

 

每日不是白天关在书房,夜间便是吹笛子思乡。

 

见师父心困炼狱,赵荣昌忍无可忍,同母亲大吵一架。

 

可赵夫人抹泪道:“自己一生没做过什么坏事,帮流民开荒,救病者抓药,为赵家堡的孩子盖了学堂。

 

别人都有丈夫,为何偏偏自己没有,她见韩冬为人善良和几个儿子关系都要好,才想到这样的办法想留住他 。

 

他对韩冬也是百般包容,他只想让韩冬和自己好好过日子又有什么错?”

 

赵荣昌为老师分辩道,母亲手段卑鄙,强迫他人没有章法,也不顾羞耻,不守妇德。毫无伦理可言。

 

赵夫人听儿子这样说自己,伸手就是一巴掌。

 

骂道:“你和你的爹一样,是养不熟的狼,这么多年我供你吃喝,宴请名师教你道理,难道就是让你这样违逆你的母亲的?

 

你是我儿子,你姓赵。你外祖廉耻。

 

若你真厌弃我,大可像你爹那样一走了之。过了这半世我也算看明白了,男儿不过是些玩意,哪有什么心肝和爱意。

 

再说男人有妻妾成群便是正礼,而我只要一个丈夫,却成了没有伦理。

 

天下哪有这样这的道理,我是女人又怎样?我照样将赵家堡管的好好的,这是我的私事,用不着你看得惯。

 

将来你成家立业,管好你的家你媳妇,休来管我。“

 

赵荣昌摸着自己紫涨的脸,将母亲这话恨在心里,她哪里是不让母亲有丈夫,他说不让母亲劫掳男子。

 

见母亲不讲道理,还自认为自己没错,心里就恨,世间本是男尊女卑,母亲赵四个丈夫生四个孩子就是不守妇道。

 

人家那些死了丈夫的可以守寡一辈子,她这算什么?

 

那次大吵之后,赵荣昌和赵夫人便分心离德了。

 

哪想道今日第二次听见说男女平等女人——祝文文。

 

这女子不但去书院读书,还生的美丽,满口说什么情爱,讲什么不婚的道理。

 

这样子,比自己母亲更要厉害一层。

 

看她话语间,也是个薄情寡性之人。自己看得起她和她成婚,她不说问父母,直接自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