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一人作恶累及全家,姜家被排挤(第2页)
县里要有哪里唱傀儡戏的,这要姜家人坐下,其他人也便换了地方,乡里之间人品信任为重。若不是姜文礼将姜将老三除去家谱,恐怕姜家都要搬离临川县。
姜家粮仓被抢,姜家借了祝家的粮不够,又让余氏从娘家借五百石,才勉强将城里那几个粮庄的粮食窟窿补上。
这日正好同县林庄主的孙子做百日宴,诚邀全村的同乐。林庄主曾受过姜老太爷和姜正礼的恩,自然也给姜家下了帖子。
宴会当日, 姜正礼与妻子余氏带着贺礼前庆贺。
男人席间碍着主家的情面,都是乡里乡亲,心里看不上姜家,嘴上也只说庄务和些风流韵事。俗话说墙倒众人推,姜家这墙哪怕没有人去推,自被流民抢了之后,运气像也被冲散了。
第一批冬衣棉布刚采买回来,本来要和姜家共制军衣的几个庄子,因姜老三的事,全都退出。现在除了二儿媳娘家被缠得没有办法,其余田庄的全都找理由不干了。
一面是到期不交就斩的军令状,一面是纷纷撤走的乡亲。姜家这些日子如同数着死期过。后来工钱加了三成,才有些外乡人肯干。
可那是三万套,离交货的时间还有不足两月。几个外乡的人怎么够。
姜老太整日不是骂人就是号丧,一会骂老三个败家子拖累父母,一会骂姜正礼为何找这样这样一个招揽祸事的亲家,最后连姜老太爷也一起骂,说他不会教育子孙。
余氏因姜老三的祸事,分了姜老三财产就要担姜老三的生意,回娘家借粮,父母和兄嫂弟妹的眼神各个鄙夷。
她一时间只叹自己命苦,她嫁过来时,姜家还没有起势。等儿子初长成时,姜家眼瞅着祸事不断。
今日百日宴上主家和她打了招呼让一个侍女给她领进席面就自去了,她想借着这次宴饮,再和几家女眷说说‘军衣共制’的事。可在座的女客似乎都在躲她,没一个往她面前坐的。
她知道这样等下去不行,撩着裙子起身去和几个庄主夫人打招呼,坐下来说今年棉布花样,几个夫人见她主动凑过来,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