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第2页)

 在后世,有专家说,在古代,只要皇帝加大通商贸易,就能促进经济,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

 这个办法其实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玩金融战,割资本家的韭菜,补百姓的窟窿。

 简单说就是建立单独的一套银行体系,国家层面操控金银的流通,这样既可以给朝廷增加收入,又能够保持权贵与百姓之间的平衡。

 不过要在古代建立银行体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那些既得利益者,就不会同意,除非皇帝是个狠人,能顶住压力推行。

 唐寅犹豫间,顿时笑了起来。

 不管朝廷会不会推行,自己将方法提出来便是,无论是否可行,自己尽心就行。

 想到这里,唐寅不再纠结,提笔开始写策论。

 “民不加赋而国库足,唯建大明钱庄耳......!”

 唐寅文不加点,以国家层面,朝廷的角度,开始书写论点。

 首先,以税赋为信用基础,大量发行国债。

 然后,以卖国债的银子为根基,建立大明钱庄,发行银票。

 最后,开发贷款业务,高息贷款给商人,以达到增收的目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