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借粮(第2页)

 “过奖了。”

 沈浪脸上始终保持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微笑,滑着茶盖轻泯一口茶水后,立马反客为主。

 “季将军与胡人在关外交战也有些时日,想来对他们战术也比较熟悉,

 沈某想请季将军不吝赐教,也好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有个心理准备。”

 季思衡立马放下刚端起的酒杯,一脸凝重地说道:“沈将军,不是末将涨他人之气焰,而是这群西夏羌骑着实强悍无比,

 尤其是那些善于骑射的披甲铁骑,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往往几十上百骑为一队,在逼近我大军五步之内挽弓速射,

 那射的是又狠又准,往往只是第一轮骑射下来,我关内大军就面临崩溃的局面,

 真的沈将军,若不是有这壶口关作为骑兵前进的掩体,根本挡不住他们那异常凌厉的攻势啊。”

 沈浪闻言默默点头。

 一切都如自己所料那般,西夏军队的主力就是骑射部队,和燕国的精甲骑兵没有本质区别。

 精通骑射不可怕,可怕的是骑射部队有组织的集群抵近攻势,那才是历史上骑兵时代的巅峰。

 如果说有一支军队可以标志集群骑射,那非得是成吉思汗建立的草原集群部队莫属,没有之一。

 蒙古骑兵是历史上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尤其是那密集的抵近骑射,更是欧亚大陆定居文明的噩梦。

 与以往认知的骑射不同,骑射部队并不是在马背上隔着几十几百步射向目标的。

 而是由轻骑部队迂回干扰敌军,披甲的骑射兵趁机近身抵近,对目标展开一分钟约10-16箭频率是速射。

 这种近距离密集的打击密度,当时再精锐的部队,都没办法在缺少掩体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不崩溃。

 即便到了火绳枪和燧发枪时代,主导野外战场的王者,依然还是那些敢披甲抵近攒射的精锐骑兵。

 早期前装火枪因为各种客观技术原因,装填工序繁琐,射击精度感人等缺点,面对骑兵的抵近攻势,根本阻挡不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末时期的辽东局势,明军对阵马妖的八旗军,在进行肉搏和远程互射时,根本不落下风,甚至还能多次进行反冲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遇到八旗军中精锐骑射抵近进攻时,那些火器根本阻挡不了骑兵进攻的步伐。

 当然,八旗军遇到手持三眼铳的关宁铁骑同样也是吃过大亏,因为关宁铁骑本质也是一个善于抵近进攻的兵种,论马背上的搏杀能力,更是远在八旗之上。

 只是因为关宁铁骑数量太少,加之明末军阀林立,朝廷自然组织不起一场针对马妖有力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