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先生大义(第2页)

 沈浪笑着摇摇头,端起一旁的茶杯回道:“弱冠请缨,当在青年,我辈文明礼仪之邦后裔,自当奋发图强,

 沈某不才,出身行伍,虽然位卑,却也知国强方可安民,

 一切不过是尽本职、归本心,行军在外,军中禁止饮酒,

 即日以茶代酒,还请长孙公子多多海涵,请。”

 长孙莹顿时心跳加速。

 这个男人,说话都如此好听的么?

 想来文才这块一样不会差。

 长孙莹一口喝下水酒,随即翩翩入座,脸上逐渐泛起了红云。

 这个男人,她要定了!

 王母来了也挡不住!

 长孙阳却没工夫去管女儿现在是否找到了意中人,满脑子都是刚才姜尚贤对沈浪的介绍。

 现在,他终于明白,坐在自己身边的这位年轻人,是多么恐怖的存在。

 这下,他彻底明白如此短时间洛阳收复,顺道取下函谷关,搞得整个关中震动绝对不是一个偶然。

 一切都是沈浪一手筹谋的结果。

 之所以不立马举兵开赴关中,收复长安,不是因为他没实力,而是在等关中各大豪族的反应。

 若是关中豪族响应大楚收复旧都,沈浪就会以和平的方式代表朝廷谈妥相关事宜。

 若是反对……

 二十万西夏兵都被屠了个一干二净,关中豪族又有什么力量阻挡楚军的前进,到时整个关中势必会生灵涂炭。

 唯

一能拿来和楚国朝堂谈判的,就只有“不怕我等一死,关中必乱”的威胁信口号了。

 但这有什么卵用?大楚不比西夏,最不缺的就是治理地方的官员。

 沈浪这是在等自己的一个态度啊。

 想明白其中原由后,长孙阳立马端起酒杯,向沈浪示意后,立马一口下腹。

 这一刻,他已替整个关中豪族做出了选择。

 “沈帅!”

 瞬间,他对沈浪的称呼也变了。

 “沈帅,我关中豪族盼望王师多年,如今终于见到曙光摆脱外族压迫,定当鼎力相助,

 还请沈帅趁如今关中各地羌人自顾不暇之际,速速发兵长安!”

 这句话一出,已经直接明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关中豪族愿意迎接王师入关中,彻底放弃了西夏政权。

 这其实也是世家豪族之间的生存之道,当嗅到一个政务已经腐朽的难以下药医治,自身利益又将受到巨大影响时,会毫不犹疑抛弃掉旧的政权,寻找新的庇护者。

 整片大陆的世家格局基本都是如此,除开武昭国这个特殊存在外,世家豪族之间与当权政权的关系无分善恶,只有利害。

 沈浪闻言,再度叹了口气:“先生心怀天下,身在胡营心在楚,这份情怀着实让沈某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