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郑亲王献策(第2页)

 类似的事情,还在许多小诸侯国上演。

 也有沉得住气的!

 比如韩尚书。

 自从最开始上了道弹劾的奏折,韩尚书便再无动作。

 他甚至将对峙的军队撤回长兴!

 长兴,是江东的治所。

 谢维安不解,向韩尚书请教。

 “他们踏足其他诸侯的地界,可以认为是诸侯之间的纷争,可他们的军队要是敢进入江东,那就是作乱!”

 “目前看来,朝廷是力有不逮,不过这天下的局势,又有谁能说得清楚?一旦朝廷强势崛起,‘作乱’二字,就是他们的催命符!”

 “而且,你不觉得他们此番行动显得有些诡异?”

 韩尚书对谢维安十分欣赏,话中也就有了提点之意。

 谢维安冲韩尚书拱手弯腰,请韩尚书赐教。

 “江东军一旦与他们对峙,长兴必然空虚,上次的事情,本都院绝不允许让它重演!”

 “可长兴还有什么值得他们——”

 说到此处,谢维安猛的抬头,死死的盯着韩尚书。

 满脸的震惊!

 “他们怎敢?”谢维安喃喃自语。

 “上一任巡抚,不就是倒在了任上?”韩尚书悠悠的开口。

 大诸侯的行动,就像是无数的雨点滴落在湖中,让平静的湖面瞬间泛起了无数的涟漪。

 不过等到云收雨霁,湖面又渐渐恢复了宁静。

 至于水面之下是否暗流涌动,就无人知晓了!

 吴、鲁两国自辩的奏折姗姗来迟,理由也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为防止海盗再次祸害江东,联手来了一次演习。

 而且两国理直气壮的表示,这种演习,以后会成为常态。

 内阁哗然!

 这两份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送入了乾清宫,皇帝看后震怒,召太子和郑亲王到乾清宫议事。

 太子正在羽林卫挥汗如雨,得知消息后,立刻更衣回宫。

 等太子赶到乾清宫,郑亲王已同皇帝商议多时。

 不知不觉中,郑亲王已开始在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郑亲王认为,既然吴、鲁两国以海盗作为借口,那么朝廷同样可以在海盗上面大做文章。

 太子看向郑亲王,眼神中全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