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在西山狩猎

康王入朝,刺激了许多诸侯的神经。

 比如:

 韩王!

 京城韩王府的二公子,也就是刘昌,如今是詹事府的左中允。

 得益于这位二公子,让韩王对京城的局势,乃至于整个帝国的局势,看得比许多人要通透许多。

 去年击败高原人后,刘昌就劝说韩王入朝。不过韩王当时认为刘昌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于是果断拒绝。

 等到朝廷第三次击败高原人,韩王开始认真思考刘昌的提议。

 世子明确表示反对!

 世子,自然是韩国的世子,也就是刘昌的长兄。

 自家兄弟投入到太子的门下,一旦入朝,世子怕刘昌危及到自己的地位。

 世子的反对,让韩王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等到巴州被围,徐国与宋国起了纷争,燕国同梁国的边界也是日益紧张,韩王的心头,开始被一股恐怖的情绪笼罩。

 同样害怕的,还有韩国的世子。

 越王算不上温和,鲁王更是从未正眼瞧过他们。

 要是几大诸侯开始角逐,韩国会轻易的被这两只怪兽吞掉。

 入朝?

 父子二人开始认真的探讨这个话题。

 没想到,康王抢先一步!

 康国背靠山南,面朝越国,越国的货物源源不断的通过他们的地界运往京城。

 换句话来说,康国应该是最没有危机感的小诸侯。

 韩王父子大惊,立刻上奏,请求入朝!

 再晚,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这对父子谨慎措辞的时候,太子正在西山狩猎。

 除了郑亲王、曹亲王、睿亲王与平郡王,太子还邀请了许多宗室勋贵。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康王府的四公子!

 随着康王主动请求入朝,京城的康王府,也吸引了权贵阶层的目光。

 不出意外的话,康王在朝会上的位置,应该是站在曹王的身后。

 太子幼时体弱多病,骑射原本就不是他的强项。

 这一点,京城的权贵无人不知。

 所以,众人无需顾忌会抢掉太子的风头,开始各显身手。

 太子同郑亲王提前赶到休息的地点,二人坐在树荫下聊天。

 “康王已经在路上,以后主动请求入朝的诸侯,一定会越来越多。”郑亲王神色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