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准也素也淡也(第3页)

 

 我们的大宫主竟然把这件事情给忘了,难得这些天没有人来打搅他清修,耳朵里外安静极了,浑身舒坦。
 

 当时赶紧把十大堂主叫到水势殿商量对策。十大堂主收到信号各自从长安,天水一带奔赴溱水潏河交汇的水神宫。几人商量了一个时辰,推选出詹准也,詹素也,詹淡也三人前往长安治事州府打听二宫主东方澉的消息以及副宫主詹恩贵的事情。
 

 这个詹准也,詹素也,詹淡也当然也是化名,这三位堂主的名字出自春秋时期管仲所书的《管子·水地》:准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
 

 水神教教众是詹水兴赐詹姓,剩下的自己凭造诣来取,这詹准也三兄弟读过春秋已经算是教内顶尖的人才了。老大詹准也跟詹水兴一样是个落第的秀才,因为屡试不第无人推荐于是就走了下路,换一种出人头地的方式。
 

 加入水神教以后身份地位上来了,手里也就宽绰起来,于是在乡里资助了几名学生,却没想到还真撞上一位有学识的年轻人被长安府衙看中,落在府衙做了一名主簿。
 

 从此詹准也就算搭上了府衙关系,在水神教内也坐到了第三把交椅。
 

 当下也不再废话,趁着天色还没黑透,三人乘小船驶过溱水潏河,把那年轻的主簿约到一处僻静的烟柳花巷,开始收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