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关东参王参娃
第二十一章 黑瞎子
曲绍扬这做饭的手艺确实没的说,缺少调料的情况下,也能把鱼炖的十分美味。
那大饼子也很好吃,尤其是贴锅边儿上的饼子,底下稍微有点焦糊,又浸满了鱼汤的滋味,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木把出大力,一个个饭量都挺大,有好吃的,那更是敞开了肚子可劲儿造。
到最后,饼子一个没剩。
“可惜了,没有酒,这要是再有点儿小酒,那真是赶上神仙了。”有人吃饱了饭,摸着肚子说道。
木把其实都挺容易满足的,能吃饱穿暖就行。
当初穿山越海、历尽艰难闯关东,不就是老家的日子不好过,总挨饿么?
当木把虽然辛苦又危险,好歹能混个肚子饱,这就不错了,老家多少人饿死啊?
“等着木排放到安东,发了排饷,你们想吃啥就吃啥。安东城里,好吃的多了去。”
李永福笑呵呵的站起来,边说边往花棚走。
众人吃饱喝足,都没啥事儿了,有的回花棚里睡觉,有的围坐在火堆前说话聊天。
曲绍扬说了要炒鱼毛,这时便把锅里剩下的鱼,都用铲子戳碎了,锅底烧把火,一点点翻炒鱼肉。
翻炒的过程中,大鱼刺直接挑出来,扔锅底烧了。
小鱼刺经过炖煮、翻炒,到最后变得酥脆,即便是不挑出来也没事儿。
炒鱼毛是个挺费事的活,需要特别有耐心,火候还要掌控好。
费了好些时间,总算把鱼肉中的水分炒干,变成金黄色的碎末。
曲绍扬从花棚里找出个小号的瓷坛子,将里面擦干净,往里装鱼毛。
半锅的鱼,最后也就炒出来小半坛子鱼毛。
忙活完这些,时候也就不早了,曲绍扬把瓷坛子放回花棚里,然后收拾收拾,躺下睡觉。
老排开排挺长时间了,曲绍扬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几乎是倒头就睡,没多会儿便响起了鼾声。
五月中旬,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可江岸边依旧凉风阵阵,夜里还冷飕飕的。
就在众人酣睡之际,一大两小黑色的影子,从江边丛林中钻出,慢慢靠近了江岸,不停在地上寻找什么。
这地方远离集镇,四周没有人烟,加上明早还要做饭,曲绍扬他们就没把锅灶收拾起来。
那大饼子也很好吃,尤其是贴锅边儿上的饼子,底下稍微有点焦糊,又浸满了鱼汤的滋味,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木把出大力,一个个饭量都挺大,有好吃的,那更是敞开了肚子可劲儿造。
到最后,饼子一个没剩。
“可惜了,没有酒,这要是再有点儿小酒,那真是赶上神仙了。”有人吃饱了饭,摸着肚子说道。
木把其实都挺容易满足的,能吃饱穿暖就行。
当初穿山越海、历尽艰难闯关东,不就是老家的日子不好过,总挨饿么?
当木把虽然辛苦又危险,好歹能混个肚子饱,这就不错了,老家多少人饿死啊?
“等着木排放到安东,发了排饷,你们想吃啥就吃啥。安东城里,好吃的多了去。”
李永福笑呵呵的站起来,边说边往花棚走。
众人吃饱喝足,都没啥事儿了,有的回花棚里睡觉,有的围坐在火堆前说话聊天。
曲绍扬说了要炒鱼毛,这时便把锅里剩下的鱼,都用铲子戳碎了,锅底烧把火,一点点翻炒鱼肉。
翻炒的过程中,大鱼刺直接挑出来,扔锅底烧了。
小鱼刺经过炖煮、翻炒,到最后变得酥脆,即便是不挑出来也没事儿。
炒鱼毛是个挺费事的活,需要特别有耐心,火候还要掌控好。
费了好些时间,总算把鱼肉中的水分炒干,变成金黄色的碎末。
曲绍扬从花棚里找出个小号的瓷坛子,将里面擦干净,往里装鱼毛。
半锅的鱼,最后也就炒出来小半坛子鱼毛。
忙活完这些,时候也就不早了,曲绍扬把瓷坛子放回花棚里,然后收拾收拾,躺下睡觉。
老排开排挺长时间了,曲绍扬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几乎是倒头就睡,没多会儿便响起了鼾声。
五月中旬,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可江岸边依旧凉风阵阵,夜里还冷飕飕的。
就在众人酣睡之际,一大两小黑色的影子,从江边丛林中钻出,慢慢靠近了江岸,不停在地上寻找什么。
这地方远离集镇,四周没有人烟,加上明早还要做饭,曲绍扬他们就没把锅灶收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