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关东参王参娃
第一百零七章 盖房、开荒
曲绍扬他们到家第二天,就领着人进山去伐木头了。
这十七八个人,不能一直住在曲绍扬家,得给他们单独准备住处。
原本,刘东山的意思,是让这些人各自搭个马架子房之类先住着就行,那个简单,三五天就能弄完。
可曲绍扬左寻思右寻思,都觉得不对。
马架子房太小,只能住两三个人,这些人要是由着他们的性子,不定把房子盖在哪儿呢,管理不方便。
莫不如集体盖个大点儿的房子,让他们都住一块儿,这样也省心。
等将来这些人攒够了自己的地,就搬出去,自己想办法过日子。
师徒俩商议了之后,决定就在曲绍扬家房子西头,再盖上三间木刻楞的筒子房。
这样离着近,有点儿啥事情能互相照看,也方便管着他们。
木刻楞的房子容易盖,进山去选差不多粗细的树直接放倒,然后扒了树皮,两头用据和斧子刻上槽儿。
然后一根一根的卡在一起,再用八锔子固定住,房子大框就起来了。
木头之间的缝隙,用乌拉草混着黄泥全都塞上,然后再用黄泥把里外墙全都抹上厚厚一层,这样不透风还保暖。
房子不用盖太高,高了不保暖,房顶起脊,钉八板,然后上头苫盖塔头草等,再用木头杆子压住。
这基本上就跟山场子那大房子差不多,房子东头开门,进门就是厨房两口大锅。
西头两间搭南北大炕,别说这十几个人,就算再来十几个,也能住的开。
地中间再盘上一个王八炉子,冬天实在太冷的时候,就把炉子烧上,保证取暖。
木刻楞的房子简单,这么多人手呢,十来天的工夫,房子就起来了。
屋里盘上炕、搭了灶、里外墙全都抹了遍黄泥,接下来就是通风、烧火,等房子干的差不多了,就能搬进来住人。
正好,这时候也八月末了。
关东大地上,凛冽的秋风吹过,树叶落了、野草黄了。
荒地上的草早已枯黄、干脆,几乎是点把火就能着一片,也该到了开荒的时候。
早晨吃过饭,曲绍扬和刘东山就带着那十多个伙计,一起到了西头广阔的大荒甸子上。
这十七八个人,不能一直住在曲绍扬家,得给他们单独准备住处。
原本,刘东山的意思,是让这些人各自搭个马架子房之类先住着就行,那个简单,三五天就能弄完。
可曲绍扬左寻思右寻思,都觉得不对。
马架子房太小,只能住两三个人,这些人要是由着他们的性子,不定把房子盖在哪儿呢,管理不方便。
莫不如集体盖个大点儿的房子,让他们都住一块儿,这样也省心。
等将来这些人攒够了自己的地,就搬出去,自己想办法过日子。
师徒俩商议了之后,决定就在曲绍扬家房子西头,再盖上三间木刻楞的筒子房。
这样离着近,有点儿啥事情能互相照看,也方便管着他们。
木刻楞的房子容易盖,进山去选差不多粗细的树直接放倒,然后扒了树皮,两头用据和斧子刻上槽儿。
然后一根一根的卡在一起,再用八锔子固定住,房子大框就起来了。
木头之间的缝隙,用乌拉草混着黄泥全都塞上,然后再用黄泥把里外墙全都抹上厚厚一层,这样不透风还保暖。
房子不用盖太高,高了不保暖,房顶起脊,钉八板,然后上头苫盖塔头草等,再用木头杆子压住。
这基本上就跟山场子那大房子差不多,房子东头开门,进门就是厨房两口大锅。
西头两间搭南北大炕,别说这十几个人,就算再来十几个,也能住的开。
地中间再盘上一个王八炉子,冬天实在太冷的时候,就把炉子烧上,保证取暖。
木刻楞的房子简单,这么多人手呢,十来天的工夫,房子就起来了。
屋里盘上炕、搭了灶、里外墙全都抹了遍黄泥,接下来就是通风、烧火,等房子干的差不多了,就能搬进来住人。
正好,这时候也八月末了。
关东大地上,凛冽的秋风吹过,树叶落了、野草黄了。
荒地上的草早已枯黄、干脆,几乎是点把火就能着一片,也该到了开荒的时候。
早晨吃过饭,曲绍扬和刘东山就带着那十多个伙计,一起到了西头广阔的大荒甸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