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喜讯

转眼间出了正月,二月也过去了大半儿。

年前回老家探亲的长工伙计们,领着新娶的媳妇,还有同乡们,一批一批的也回到了猫耳山。

自打曲绍扬就任巡检开始,就开始大力推广移民实边的政策,招揽那些在老家过不下去,想要来关东山碰碰运气的人。

还别说,成效很明显,这两年鸭绿江上游沿岸,人口翻倍增长。

这些人过来,有的给地户扛活、有的自己开荒垦田、也有的进了金场山场子出大力挣钱。

当然,这其中,开荒种地的占大多数。

这些人的到来,使各地都热闹起来,带动了本地的经济。

同时,还带来了一些先进的耕作方式,以及更优良的种子。

流民大量涌入,如果不及时安顿,就会带来治安问题。

所以每年开春,巡检衙门都要在沿江各地设置流民安置点儿,给那些流民安排适合的去处。

一时半会儿无处投靠的,也可以提供简单的饭食。

巡检衙门忙,曲绍扬更忙。

李代世那头来信,说是已经在甸子街找好了地方,木税衙门分理处的筹建,也提上了日程。

曲绍扬暂时脱不开身,就安排郑铁柱等人,陪着李政文先行返回甸子街。

李政文是正月十八赶到猫耳山的,这一个多月来跟在曲绍扬和高江成等人身边,学习处理木税衙门的相关事宜。

这李政文读书识字,也聪明,大家伙儿稍微一提点,他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虽说年纪小了点儿,有李代世在背后撑着,处理些简单的事情,倒也没问题。

当初裕良说了,给双甸子那头的木税衙门一个帮办和几个差役的名额。

帮办定了李政文,衙门里办差的人选,除了从猫耳山调过去俩熟手之外,曲绍扬做通了郑铁柱等人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进衙门当差。

郑铁柱等人身手不错,对双甸子周围这些地方也熟悉,正是当差的好人选。

原本他们还想着回三道庙岭重建村子,可重建村子是个大工程,凭着郑铁牛几个很难完成。

所以几个人被曲绍扬说动了,先去木税衙门当差,等着挣了钱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