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现场顿悟

 “粒子群优化中,每一个粒子都代表一组p、i与d的参数,也就是一个潜在解。”

 “通过随机初始的粒子群在解空间中不断更新与迭代,我们最终可以获得对应环境下的最优解!”

 谢恒的声音异常自信,显然对这个方案胸有成竹。

 ...

 演播室里,两位教授同样对这个方案极其赞赏。

 “这个方案真的很有意思。”,颜宇菲听得很仔细:“只需要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构造目标函数,就把原本的多目标优化转换为单目标优化。”

 “而且后面的优化过程利用的粒子群优化也是目前来说最先进的算法了。”

 “这个方案极具可行性,也许会是几组中效果最好的方案!”,庞武也来了精神,深表赞同。

 “看来华清组的两位学员在控制学积累雄厚,所用的方法也是大巧不攻,无需复杂的建模,而是巧妙地转化问题解决问题。”

 “相比于方案,我更欣赏他们两个的心性,面对问题时不急不躁,同时也非常努力,听说昨天两个人奋斗到凌晨4点。”

 “华国有这样的研究员,我倍感欣慰。”

 庞武虽然表明是在大肆夸赞华清组的两人,但结合他之前的评价,显然是在暗暗地含沙射影。

 作为控制学的高级研究员,昨天被弹幕那样嘲讽他都感到脸上挂不住,都快解说不下去了。

 如今华清组发力,让他只觉得扬眉吐气,昨日的阴郁心情一扫而空。

 弹幕对华清组的评价也是立刻反转。

 “看吧,我说什么来着,华清组之前那不是不会做,只是在沉淀!”

 “不亏是华国的最顶级学府,只需略微出手就能吊打其他学校学员。”

 “也是,跨专业的怎么能和正规军比呢,更何况还是能和毛熊国媲美的控制学实验室。”

 其实观众也并非都是墙头草,只是人们往往在占据优势时才会发声。

 一旦陷入劣势,贸然上去发弹幕必定会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自然暂时陷入沉默了。

 因此每一波吹不同组学员的弹幕,都是出自不同的观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