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救星来了
“报告领导,由于等离子体溢出原因,我们的第一壁红外检测仪损坏,极向磁场线圈与环向磁场线圈也出现短路节点需要再次更换。”,一位带着眼镜的中年研究员正站在孟致城面前忐忑地汇报着。
他抬头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孟致城的脸色:“而且...我们今年的项目经费已经几乎用光了,仓库里也没有新的备用线圈了。”
孟致城面色沉静如水,半响,他叹了口气微微缓和道:“今天对托卡马克装置以及整体系统做一个全面的检修,项目先暂停吧,至少在新的项目经费到来之前,我们也没法再继续推进了。”
下属领命而去,他看着实验室里忙碌的众人,以及在场地中央已经冷却下来的巨型装置,心中百感交集。
从理论推导到装置设计,再到整个实验室的建设与这么多次的实验,他整整努力了五年。
这些年间,他也拉扯出这样一批有战斗力的人才团队,全实验室的人一起同心聚力突破了无数科研难题。
如今却卡在了等离子体约束控制上。
等离子体实在太轻太难控制了!
比如球状闪电,就是一类自然条件下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周围的电场、磁场以及其自身的动力学特性,这些复杂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其运动和形态几乎无法预测,更别说精确控制了。
他们如今的方法只有想方设法通过工程学技术,提高磁场能量,企图将其牢牢约束在规定区域内。
但等离子体就像是一个弹力十足的球,被磁场压得越紧,就越会积蓄更大的力量,突破磁场的薄弱点位,直接损坏装置,并且令聚变过程停滞。
他们连续进行了十九次的实验,不断提高磁场能级,也只能把聚变的自循环态延长到7.2秒,距离真正的核聚变工业化还差得很远。
如果仅仅是科研上的困难也就罢了,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资金问题。
曾经的他们实验室,由于手握整个华国能源界最前沿最重量级的课题,一直有着上面充足的资金支持。
大把的资金让他可以连续不停地推动实验,不断地迭代进步,这也是为什么核聚变的前两个门槛都被他轻易地踏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