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在想象的世界中训练

 嗡!随着托马卡克装置启动,实验场地中顿时响起了震人心魄的电磁声。 

 江铭脊背发寒,被这强大的能量惊得寒毛耸立。 

 孟致城冲他笑了笑:“别担心,这都是正常现象,很安全的,我们都习惯了。” 

 江铭环顾四周,的确周围的研究员们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紧张的心情微微一松。 

 托马卡克装置中的温度以极快的速度提升着,容器中的氢以及其同位素很快便达到了等离子态,紧接着是达到聚变反应开始温度。 

 监控室再次一寂,闷热的房间给人一种燥热之感。 

 伴随着能量输出比达到1,托马卡克装置再次进入了自循环模式,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在装置中无声呼啸,推动着聚变反应持续进行。 

 江铭在心中默默计数。 

 1秒、2秒、3秒... 

 整整数了12秒,容器内部的温度突然一泄,反应又一次暂停了。 

 监控大屏上的数字停在了12.4秒。 

 江铭不知道此时是该庆祝持续时间延长了,还是该遗憾反应没有继续下去,他转头看了看其他人,都是一副不悲不喜的神色。 

 研究员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检查设备、收集数据,就连柳晓渝都到操作台前,启动了装置的自检系统,盯着不断显示出的确认代码默不作声。 

 不断重复这实验俨然已经成了研究所里的常态,只要反应时间没有质的突破,众人甚至对把持续时间延长个50%都没有什么反应。 

 江铭这下算是看明白了,目前所里的研究就是不断重复试验,再让柳晓渝根据实验结果逐步调整几个线圈的控制方案。 

 但这也太慢了...这样调整下去要做到猴年马月去? 

 每次进步个几秒钟,和自己系统要求的十万秒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就算孟致城真能做那么多次实验,来多少项目资金也不允许啊。 

 他们这种调整线圈控制模式的方法,简直是在复刻江铭的策略梯度算法,不断试错然后一点点向着成功迈进。 

 唯一不同的是,江铭的算法可以在模拟环境中做千万次尝试,而孟致城他们研究所是在现实中试错,每一次都要花费高额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