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强子对撞

 安悦不得不承认,典型的航天院工程师有着可怖的烂品味。 

 一个典型的航天院工程师如果有一百次机会,就会一百次选择粗暴实用而非精巧设计;另外还有多到绝望的工程师们根本分不清这两者。 

 相比较而言,实验物理学家们对事物极其谨小慎微,恨不得每次发射计划都要验算20次,并将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20位。 

 如果他们有能力的话,应该会把计算结果不断精细下去,直到突破普朗克尺度。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事态度使得二者合作起来如同地狱,安悦回想起这段时间的项目中,总工程师与实验物理学顾问的吵架次数,露出一个劫后余生的表情。 

 实验物理顾问的要求,是要把发射时间以及发射轨迹误差精确到百万分之一,保证强子对撞机的各个模块发射到太空以后可以精确排在预定位置与角度上。 

 总工当然对这种要求嗤之以鼻,告诉对方整个发射过程中的一阵风都能让误差超过这个阈值范围,而且航天器自带的控制算法已经足够让卫星模块达到预定位置了。 

 两边为了这个问题足足吵了七次,令安悦社恐都要犯了,后来直到她搬出江铭的名字,暗示这个航天器的控制算法是江铭设计的,才彻底让实验物理顾问闭上了嘴。 

 如今江铭在实验物理学领域的实力,连顾问都极其服气。一听说是江铭设计的算法,便立刻抛弃了之前锱铢必较的态度,表示就按现在的方案发射即可。 

 ... 

 终于,在连续一个月不间断的发射下,环蓝星轨道的超长半径强子对撞机工程终于圆满完成了。 

 就在三月份的最后一天,江铭与杨振宇再一次聚在航天院搭建的卫星发射基地中。 

 跟着安悦走进了控制中心大厅,此时大厅内不仅有负责操控卫星的航天院工程师们,也有着从华国各地赶来的物理学家,准备对对撞机产生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两拨人泾渭分明地分布在大厅左右两边,中间几乎没有人走动,气氛显得有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