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我本纯良
“六十就够了,用不了这么多。”
“住院出院不得休养一阵子?中间再买些吃的喝的补一补,哪个不需要用钱...”
“老六,你放心,这钱我以后一定还你!”
钱度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没说什么不用还了,哥有钱不缺这仨瓜俩枣芸芸的。
这种话乍一听大气的很,可缺少对人起码的尊重,尤其是现在的潘学伟。
几人相跟着出学校,麻溜把钱寄回了家。
日子一天比一天热,西城茶楼。
梁宇宙头一次面对服装厂三位老板,多多少少有些紧张。
“这是我设计的两款短袖,不知道行不行,你们看一看。”
钱度扫了眼,递给一旁的王超奇和林一达。
短袖设计就简单多了,梁宇宙也算是摸到了小窍门,在牛仔衣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改动。
第一款的图案在胸前,只是简单的天昂鸟图标,下面落了个boy-1982字样。
第二款是在背后,天昂鸟的翅膀更大了些,斜着落在后背,梁宇宙画的已经不能算是鸟了,简直像展翅的凤凰。
“你们觉着怎么样?”
王超奇看着点了点头,笑道:“很不错,你这完全能去国外应聘一份设计师的工作了。”
梁宇宙听着很是受用,国外设计师,这称呼听着就唬人。
最主要工资结算也不是大团结了,而是刀勒儿嘶。
林一达连忙跟道:“可别去什么国外,咱国内呆着不比外面舒服,等你毕了业直接来我们厂上班,我聘请你当设计师。”
说着,林一达又跟了句,“还有你那个女朋友,你们俩不是一个专业的?毕业后都可以来服装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两百起步怎么样?”
上大学又能怎么样,大学生出来不还是给咱打工的?
林一达很享受这种感觉,自打上了人报和晚报,他彻底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走街上比高山下的花环男主角唐国墙这种大明星还受欢迎,基本上十个年轻人里能有七个认出他来。
大爷大妈更别说了,教育儿女全拿‘你看看人家林一达,你再看看自己,吃那啥都赶不上热乎的’
民营企业家林一达,下海经商成功的万元户,千人大厂的林厂长...这让他现在走路感觉都在带风。
“谢谢你,林厂长!”
梁宇宙听着心里激动不已,他可不会说什么钱是粪土这类的话。
跟林一达、钱度接触的多了,才明白饭不是只有白菜炖土豆,番茄炒西红柿。
以前觉着时不时能吃一份红烧肉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觉着餐餐怎么也得来个三菜一汤吧。
生活想要过的好,票子是万万不能少的。
王超奇也没跟他争,而是建议道:“服装厂设计师听着不得劲,土里土气的,还是成立注册一家公司来的好。”
“我赞同,服装厂眼瞅着规模越来越大,单子是越来越多,想要正规经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得成立一家服装公司。”
钱度很赞同王超奇的话,今年上半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京城就不知道成立了多少公司。
虽然规模都不这么大,甚至有的只有两三个人,可这代表着一种趋势。
港商进京投资,老外进京旅游,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氛围。
欣欣向荣的同时,也意味着竞争关系的加大,单就今年钱度在街上就没少听到,一些小服装厂因为效益不高而倒闭重组的谈论。
有的港商还以收购注资的方式,合并改组小厂,不知道多少职工面临着裁员失业的困境。
其实这个跟自家服装厂的发展脱不了关系,毕竟牛仔裤牛仔衣太受年轻人喜欢了。
商场里、大街上,全是他们的摊位,不少人看着报纸上的林一达恨的牙痒痒,可又拿他没办法,只能说几家欢喜几家愁。
短袖款式敲定,连改都不用改,钱度提议第一批争取六月份进入市场。
毕竟七月乃至八月得给奥运会让路,他们仓库里现在屯的几十万件奥运短袖衬衫还等着卖呢。
北大三角地。
宿舍区和
教学区的过渡带,三条道路的交汇处,只要是学生,每天最少经过六次这个地方。
成排的宣传栏,预报讲座,张贴广告,是最热闹的信息集散地。
“受经济系厉一宁教授邀请,霉果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莅临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大礼堂人山人海,尤其是他们这些经济系的学生,提前两个小时抢了最前面的座位。
张慧几个班的班长,还在讨论最后的提问环节,问些什么问题好。
写好纸条,再找英语口语不错的学生待会儿举手回答。
上大学将近一年的时间,所有人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可还是那个硬伤。
一份外语电影来来回回看十几遍,台词都能倒背如流了,做题一绝,也能听懂,就是磕磕绊绊的不会说。
钱度是不想来的,无奈舍友太过热情,兴高采烈的比捡了钱还要兴奋,他要不来,指定会落了思想不积极,脑子有问题的诟病。
随着改,开越来越深入,市场环境越来越好,来种果的外国人也是越来越多。
不过要是指望都是有文化素质的,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像这种受邀请的专家还好些,毕竟是老师厉一宁邀请的,肚子里必须有真才实学才有这个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