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真当打发要饭的了


 港币? 

 钱度沉默了沉默,他前段时间倒是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过软妹币和各国钱币的汇率报告。 

 今年五月份,国际硬通货还属美元,如果按一百美元算的话,能兑换约二百六十元的软妹币。 

 同理,一百港元,大约能兑换个三十五元的软妹币。 

 这里面有个点钱度不得不考虑,港元币值是相对稳定的,背后锚定的是美元。 

 也就是从去年开始,香江的港币就和美元维持汇率,按照规定,每发行7.8港币,就必须有1美元抵押在政府。 

 换个角度说,港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除了十元港币外,其它的面值都写着凭票即付。 

 所以从本质上讲,港币是一种兑换券,背后兑换的都是美元。 

 而我们的软妹币除了有坚挺的特性外,升值的快速度又是另一大特色。 

 如果钱度不考虑短时间内去香江投资,又没有外汇需求的话,是不需要这玩意儿的。 

 况且他收家具纯纯是因为自己喜欢,也不缺馒头,为什么要卖? 

 哪怕八八年的金融危机可以趁机吃一波,可到时候再去也不迟。 

 不过话到嘴边,钱度还是好奇的问道:“翟先生,不知道对于这些家具你们是怎么给价的?” 

 翟忠俊晓得钱度是个藏家,自然也识货,不会拿白菜价敷衍,而是道:“像是清早期的一套紫檀长案桌,在保存完好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出到四百港币,如果钱先生的收藏足够多的话...” 

 钱度听着,很不客气的打断他的话,笑道:“这个价翟先生是认真的?据我所知,香江那边的富豪现在很喜欢这些玩意儿,一张椅子都能上万港币吧?” 

 后世网络上对陈利华的发家史有两种猜测,一是靠房地产,二是靠转卖家具。 

 钱度觉着混在一起理解就很合适,香江那边的富豪圈现在的确很流行收藏这些玩意儿。 

 陈应该是先靠转卖家具获得原始资金,再凭借这笔钱,去购买了十来套别墅,通过低买高卖来迅速积累资金。 

 胡润富豪榜的女首富,当然不会光靠家具这点汤汤水水来支撑身价。 

 更何况陈在积累到足够的资金后,又瞅准机会返回大陆,在京城王府井那块儿开始承包商业建设。 

 手上拥有一条商业街的女人,你这当句话是开玩笑的? 

 更何况著名的长安俱乐部,也是由她建造的。 

 不能细想,越想钱度越觉着这个世界上是有得了老天爷青睐的人的。 

 有的人摆地摊摆了一辈子,临了也没赚多少钱,甚至还有可能倒贴。 

 可有的人,感觉天生就是做商人的料子,随随便便灵光一闪,就是摆地摊的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翟忠俊被钱度的话整不会了,合着你什么都知道是不是,那我这假大方演给自己看呢? 

 “呃,钱先生,你去过香江?” 

 钱度摇了摇头,“没去过,撑死在学校看过那边的电影。” 

 “钱先生还在...上大学?” 

 “随便考考,谁知道就考上了,考上总得念不是,目前在北大经济系读大一。” 

 “......” 

 翟忠俊想到陈利华安排的任务,还是硬着头皮道:“呵呵,你怕不是道听途说,那边跟大陆是不一样的,高楼大厦,遍地的汽车,香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富豪们享受的都是顶级的生活条件,怎么会喜欢这些东西,我们老板是...” 

 钱度又一次打断他的话,语气冷清道:“翟先生不会是想说,你的老板陈女士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所以天生喜欢这些玩意儿才大肆收购的吧?” 

 “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香江也是种花的一部分,乃至很多顶级富豪的祖籍都在江浙地区和广州,我不知道你的这种...认知是从哪儿来的。” 

 “......” 

 碰面不欢而散,主要是钱度的语气太臭了,他又不需要抱什么大腿,遇见想反驳的,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了。 

 翟忠俊是有种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看透了的感觉,他说什么,基本上上半句说完,人家下半句就能接出来。 

 什么都知道,忽

悠也忽悠不了,貌似也不缺钱,不想要外汇港币,无欲无求,那他该怎么办。 

 看着桌上的咖啡,钱度端起来刚凑到嘴边,又给放下了。 

 喝惯了茶,感觉这玩意儿是真难喝,刷锅水也比这个强。 

 老早之前,祖先为了让牲口能更卖力的干活,会往石槽里放一种‘咖非因’的东西,来提高耐力。 

 其实就是咖啡,这玩意儿以前就是给牲畜喝的,老霉那边现在流传进国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反而成了现代化、文明的象征。 

 其实钱度刚才很想对翟忠俊反驳一句,今年年底,我们就会和蝇果签订声明。 

 九七年正式回归,可钱度没法明儿说,翟忠俊可能也正是有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总觉着钱度是个土包子,什么也不懂。 

 “特么的,几百港币就想买我的桌子,真当打发要饭的了。” 

 ...... 

 韩子童这边,哼着轻快的调子进胡同、回家。 

 她老爹韩忠胜在林业机关工作,清水衙门,可胜在稳定,忙的时候是真忙,闲的时候,真跟养老机构一样。 

 刘文娟则是新华出版社的老牌翻译员,精通英语和俄语,这也是韩子童选读外语学院的原因,毕竟当妈的从小就是她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