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人情善事两不误(第3页)
可要是没听劝,压根儿没买,只能说命里没这个福气了。
晚上一顿招待忙活完,钱度还特意带着老房子的钥匙,进去看了一圈。
当初搬家搬得匆忙,基本上能搬走的全给搬了,钱度觉着抽空得把这屋子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住不住人且不提,这样空荡荡的,日子一长,很有可能就把房子毁了。
就跟陕晋两省的窑洞一样,你要是一直住着人,几十年都不带坏的,可一不住人,没个几年就会塌陷。
四合院虽然不存在塌陷一说,可长时间不住人,这么好的房子实属浪费。
虽然钱度现在手上不缺这么套院子,可这毕竟是他爷爷传下来的,哪怕恢复原来的摆设租出去也成。
还有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他爷爷的亲儿女当年出国也是迫不得已,现在环境也放宽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回来。
如果钱度还是当初那个钱度,手里头指着这个院子过余下的生活,到时候碰上指不定要撕吧一阵。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如果那一天真来了,好言好语的商量还成,给也就给了,如果真要拧巴的硬要,钱度可一点都不带虚的。
自己小时候为了上学,早早入了钱家户口,老爷子的灵堂也是他守的,现在房契上写的也是自己的名字。
真要撕吧闹腾也没毛用,他稳赢。
看了一圈,才出门坐车回家。
结婚前一天的准备不算什么,第二天才是正戏。
一大早,钱度锻炼完简单洗漱洗漱,六点半不到就去老林家吃红枣谷子稀饭去了。
上午钱度正在井边嗷嗷挑水呢,林一达匆匆忙忙跑了过来。
“大领导有什么要交代的,怎么喘成这样?”
“青梅的父母,还有大哥,小舅子一家十口子全来了!”
钱度一愣,麻溜把桶拽上来,“不能把,还以为不来了呢。”
“谁说不是,连着昨天我们一家都还候着呢,可就是没个信儿,谁知道一个小时前下的火车,寻着当初电报上给的地址已经到家里了。”
俩人点了一根烟,吸了几口,钱度才笑道:“这不是好事儿么,你爸妈一直希望女方家来人,这一下子来了十来口也是件好事。”
林一达叹息了一声,他没法儿跟钱度说,刚才回家看了一眼,的确十来口人,可怎么说呢,有点像灾荒逃难过来似的,小孩儿那脸颊瘪的,忒瘦。
钱度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家既然来了,你就得招待好,毕竟结了婚你得喊爸妈,咱这边不能差事儿。”
中午接新娘没有用两个轮的自行车,而是三辆吉普,算上王超奇叫过来的小汽车当婚车,一共四辆四个轮子的汽车,车头绑着大红花,在街上也热闹了一把。
事实证明林茂元两口子是有远见的,如果当初把结婚场地定在林一达的院子里,那这接新媳妇去哪儿接?
总不能让乐青梅来钱粮胡同,到时候再接过去吧。
现在这么一弄,外人还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
到了地方钱度也瞅见乐青梅的父母了,乡下务农的,虽然没有北方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整天跟庄稼打交道,面貌和实际年龄压根不匹配。
可能是收拾了收拾,换了件新衣裳,看起来不那么寒碜。
钱度到觉着没什么,可就架不住看热闹的人闲言碎语,老京城人在一定程度上面子看的相当重,丢什么也不能丢面儿。
林一达倒是热情的上前,笑道:“爸妈,大哥二哥,到时候你们坐他们俩的车过去。”
钱度和上午过来帮忙的王超奇忙不迭上前混了个脸熟,一家子初来乍到有点认生,还是父亲乐元辉上前应的话。
当初老乐家接到洋洋洒洒几百字的电报,给上面的信息直接看懵了,拍电报是按字收费的,单单这几百字的大电报就可见一般。
一家子本来不打算来,商量了好久,还是乐元辉一家之主拍板过来看看,毕竟自己女儿结婚当爸妈的都不来,属实说不过去。
可到了京城寻着地址过来,又给他们看不会了,直到面前这个叫钱度的笑呵呵的过来散烟,他们还是有点梦幻。
京城独门独院的院子,家里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缝纫机这种大物件几乎全能看见,甚至刚才还在门口看见了姑爷开着吉普车。
准确的说,是司机崔连贵开车,姑爷连司机都有!
乖乖,他们村合作社的社长都没配四个轮子的,也就在县城见到过大吉普,谁成想现在一下子瞅见了三辆。
钱度记性好,林一达只说了一遍,一家子的人名就能叫全乎,随手掏出奶糖递给几个小子。
来不来京,其实从老乐家两个儿媳妇的表情面相就能看出来。
结婚前,女方还是柔柔弱弱的,婚成后直接重拳出击,独揽家政大权。
要不是这里是京城,想着能来趟大首都,她们还真不一定顺着公公的话。
只是没算好日子,中间还买错了票,晚到了两天没看成阅兵,下车前俩人还在闹脾气。
这会儿瞅着钱度,陪笑的跟个什么似的。
没招啊,钱度虽然是笑着跟他们说话,看着和气,可总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压力给到她们。
心里全是在打问号,这姑爷家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也太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