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第2页)

 吴武的老哥吴军,身高一米七九,一头碎短发,身板子单薄却显得很干练,尤其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整个人的精气神跟普通人很不一样。 

 嫂子李晓芸,七岁的独子吴晔,老一辈少说生四个能凑一桌打麻将,钱度瞅着手里握着巧克力的这小家伙,估计独生子是没跑了。 

 先进屋打招呼,坐了一阵儿,等他们打扮利索,才下楼驱车先去吴老爷子的四合院碰头,然后再去饭店。 

 老吴家严格上来讲,吴军明这一辈是第二代,吴武他们算是三代,都是有配车配司机的,钱度车里也只是拉着吴军一家。 

 如果不是家宴,没准吴军明身边还得跟个秘书。 

 吴军坐在副驾驶,看向一旁开车的钱度。 

 “度子,这车是什么牌子的?” 

 “桑塔纳,泸上汽车制造厂和酒花大众汽车合资组装生产的。” 

 “外企合资...一辆下来得不少钱吧?” 

 “这车现在街面上不多见,以后应该会降价,现在还是几十万一辆。” 

 车内暖气一开,给人的感觉贼暖和,屁股下的座椅也远比吉普要来的舒适。 

 钱度说的轻描淡写,可给吴军夫妻俩却是震的不轻。 

 在这谈分论毛的年头,你跟我说十几万块钱一辆汽车,语气还那么平淡,饶是回来后通过弟弟和他爹已经了解了些钱度的变化,可一时间还是有些消化不了。 

 虽然吴军常年不在家,可小时候还是见过钱老爷子带着小钱度上门的,那时候就一跟在他后面的小屁孩儿,对钱度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半大点年纪的时候。 

 现在从侧面看着侧脸,还有钱度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气质,让他一个人走街上是真不敢认。 

 老吴家是给钱度坐台的,算是公家,自然得早到。 

 Bj大饭店二楼的包厢,这地儿可跟轩鼎楼的包厢不一样。 

 包间进门右手是西式的沙发茶

几,左手是一大一小两个能坐下二十号人的大圆餐桌。 

 西式吊灯,能当镜子使的白瓷地砖,极具现代化的装修,好在钱度已经适应了,不然真会恍惚自己是不是回到二十一世纪了。 

 给一大家子招待进去,钱度吆喝上吴武,又带着几个司机去接老钱家。 

 韩子童这边,她到是最早收拾好的,可心里没由来紧张的一批,尤其是两只手,直出汗。 

 韩忠胜夫妇不比闺女好到哪儿去,要说紧张也不至于,可心里就是不上不下的直突突。 

 这次不光他们一家,还有韩子童的哥哥韩子义一家,大伯的媳妇儿,也就是韩子童的大妈和姑姑两个人带着韩豪婧韩豪栋他们助阵。 

 这阵仗不可谓不大,孙梅琴刚开始还想叫吴武的大伯他们,可最后想想还是算了。 

 有老爷子一个,可以顶千军万马! 

 钱度和韩子童穿着的还是‘情侣装’,老早就在逛街的时候,去隆庆祥定制的配套中式衣裳。 

 定制衣服和现买的衣服最大的区别就是,显的更贴身,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而且款式还能自己选。 

 反正俩人站在一起,真有种天造地设一对的感觉。 

 接人,在一众邻居的注视下,驱车回饭店。 

 还好之前钱度带着韩子童上过一次门,她自己本人到了地方后,反而显的放松了不少。 

 一碰面,自然是跟两军对阵似的,一左一右码的齐齐的开始挨个介绍打招呼。 

 两家女主人显得最是热情,都说女子能顶半边天,这时候的感受最为贴切。 

 孙梅琴拉着刘文娟的手,热情道:“本来早就想着让小度安排,看看咱们俩家什么时候坐一起好好吃顿饭,没成想一直耽搁到现在,要不是我们当长辈的催,这孩子还得拖下去。” 

 “谁说不是呢,不过好事多磨嘛,只要他们小年轻感情好,以后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比什么都强...” 

 韩忠胜这边抓着吴军明的手,俩职场老油条的客套比女同志那边还舒服。 

 再看看吴军扶着的吴老爷子,韩忠胜麻溜上前微躬着打招呼。 

 完事儿,又喊着韩子童他们这些小辈过来一起打了个招呼。 

 韩忠胜尽管来之前已经问过钱度这位老爷子来没,做好了十足的心里准备,可见着人还是难掩激动。 

 两家人到齐,围着沙发寒暄聊了一阵开始入席,大圆桌堪堪好能坐下,原先钱度和韩子童已经订好了菜单。 

 服务员可着劲儿的上就对了,钱度自己没什么讲究的,说俗点,也是最贴切的,就是四个字儿‘吃好喝好’。 

 酒上的是茅子和干红,小酒盅和高脚杯都有,安排方面绝对到位。 

 正常情况下,两家碰面,寒暄过后,会把该谈的条件,该问的问题全聊一遍,直到全部满意为止。 

 可孙梅琴不能称呼刘文娟为亲家母,而且钱度和韩子童还在上学,他自己这家底子双方多少都清楚些,两家身份也摆在那儿,聊条件纯属掉价。 

 饭一吃,酒一喝,都是不会把话掉地上的交谈老手,聊的反而愈发热闹了些。 

 两家一定,既然俩娃还在上学,那就等毕业再结婚,今年挑个黄道吉日先订婚。 

 钱度和韩子童一左一右坐在吴老爷子旁边,跟俩人偶一样直傻乐呵。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点,主客皆欢。 

 先送吴老爷子回家,一溜烟小车队又直奔钱度家。 

 这方面说起来钱度还有点怪不好意思的,搬家一年多了,吴军明夫妇待自己是真没话说,可他一直没有请老两口来家里做过客,甚至连地址都不太清楚。 

 当然一个是人家工作上忙,平常就算想来也没什么时间,再一个就是钱度之前一直没发出过邀请。 

 大门口瞅着就跟大杂院不同,这还是没挂牌匾,再等个几年,钱度打算弄个钱府的牌匾挂上去。 

 上面空荡荡的,原本就是用来挂牌匾的,倒也不算多骚包。 

 而且这是自家的院子,其实现在也能挂,根本无所叼谓,旁人舌根子哪怕嚼烂了对他也没半点影响。 

 两家都是地道的京城人,从小到大都在和四合院打交道,对屋外的

建筑是没多大感觉的。 

 可钱度一个人住这么大的四合院,就有点不得了了。 

 而且一进屋,瞅着这装修和家具摆设,哪怕不懂行的人都本能的觉着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