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第3页)

 碎叨罢,抬头看向客厅,目之所及那些瓶瓶罐罐的让他呼吸一窒。 

 李兆丰指了指,争得钱度同意后,直接埋里面挪不动道儿了。 

 出乎钱度意料,这老头儿相当有见识,每看一件,都能准确的喊出年代和名字,就是话里多少带点颤音。 

 许久,钱度泡好茶,才给他拉过来。 

 李兆丰意犹未尽的感叹了声:“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些宝贝都在你这里,竟然一件假的都没。” 

 说着,老头儿像是想到了什么:“这些不会是从琉璃厂...” 

 “一部分是我在外面收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琉璃厂那几个仓库的。” 

 李兆丰麻了,这时候他才发现,就连手里的茶杯,底托,连着倒水的茶壶都是老物件。 

 屋里一眼大开门的紫檀黄花梨家具,已经不能用古色古香来形容了,简直壕无人性。 

 “你竟然拿清中期的青花柚下彩镂空透光茶杯泡茶喝...” 

 钱度笑道:“您老也说了,茶杯茶杯,不泡茶用来干嘛,我家狗用的盘子都是青花釉里红和龙纹盘。” 

 后世一个这种盘子撑死也就大几千块钱,钱度手里头多的很,总不能全放着不用,再去二手市场买碗筷吧。 

 李兆丰跑出去在狗窝旁蹲着看了看,结果还真是,不由回屋痛心疾首道:“你小子暴殄天物啊,这要是让那些老家伙知道了,不得找你拼命。” 

 “钱小子,打个商量,老头子我花钱,匀我几件呗?” 

 钱度摆手道:“咱两家是邻居,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客气什么,回头我免费送您两件。” 

 喝了几杯茶,李兆丰又凑过去开始欣赏起了这些宝贝,最后又摸索到后院的书房。 

 文房四宝,连平常练笔的宣纸都是老的,焚香静心的顶级品相宣德炉,洗笔用的是清中期釉彩群仙祝寿大缸。 

 直径半米有余,高八十公分,屋里的每一件物品让李兆丰麻的外焦里嫩。 

 “你小子到底是干嘛的,又是官家车接送,这又是满屋的宝贝,私二代?” 

 神特么的私二代。 

 钱度咧嘴乐道:“您想多了,我就一小老百姓,只不过刚谈了笔生意而已。” 

 对上他这副笑眯眯的眼神,李兆丰是一个字儿也不信。 

 三天后,就在常四奎准备结婚的前两天,钱度去清北人大,乃至机械所,亲自当陪跑的,招了一批技术过硬的人才。 

 设备和生产线从国外进来,组装好,总得会有人使用和日常维修。 

 还有原料的订购,找厂家各种各样的琐事,总之都得他参加。 

 学校方面上面领导打了招呼,韩笑稀里糊涂给他签各种假条,刚开始断断续续的,最后干脆直接请了小长假不来了。 

 正好赶上一批大四老生的毕业季,厂房招工这次的条件就不可能单单是年龄和身体健康与否了。 

 普通流水线的职工招起来也得先进行岗前培训,重点还得放在和国外技术人员对接的技术员工程师身上。 

 钱度一份份聘请合同签着,甚至在自己的母校北大还签了七个理科准毕业生。 

 他们挑中的人其实很多,不过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等待毕业后分配工作。 

 哪怕钱度给的薪资福利再好,可也抵不上这些人憧憬已久的仕途之路。 

 前期准备生产投入市场的是电视机,像洗衣机品牌国内市场竞争很激烈,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家本地品牌再扛大旗,上面必须考虑到技术革新给本土企业带来的冲

击变化。 

 国外电视机品牌不管怎么发展,现在依旧逃不开crt电视机的唯一形态,说白了就是笨重,最大型号也只能做到38寸。 

 惠利的技术也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超薄,这方面就连小日子那边的索尼也是九十年代末才诞生了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超薄液晶电视。 

 他们现在的卖点,一是彩色大屏幕,二是在电视机原先巨大后脑勺的对比上,实现“超薄” 

 在钱度看来依旧很厚,可从大尺寸整体上来看,的确薄了不少。 

 现在的国内机场,黑白电视机甚至还没退出历史舞台,尺寸基本上都在十几寸。 

 他们可以生产三十寸的大彩电,这时候就不需要钱度自己觉得是大还是小了,以他的眼光来看,都不怎么样,还得对标七十寸的4k高刷屏呢。 

 我不要我觉的,我要你觉得。 

 老百姓认可,那就是好东西。 

 ...... 

 常四奎和安妮结婚,娘家要是实在没人过来,也不是不行,旁人说闲话就说闲话呗。 

 嘴长在别人身上,可日子是自己过的。 

 常四奎本来以为也就这样了,谁成想临结婚前的第二天夜里。 

 安妮红着眼睛说,虽然她妈小时候就丢下她跑了,父亲也是混子在她十六岁哪年的夏天过后就再也没回过家。 

 可头上还有个奶奶一直在世,她本来是不想提的,可常四奎父母一提这茬,安妮不禁想到自己这就要结婚了,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很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一边是喜事,一边是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还有努力不想在回忆,却又忘不掉的家。 

 常四奎摸着她的脸一阵心疼,转天跟父母简单一说,带着地址直接坐飞机南下,再转站去香江寻人。 

 常父常母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最后还是无奈妥协了,安妮怀了老常家的下一代,关键十有八九还是个男孩儿。 

 他们只能选择一步步妥协,好在儿子跟了个好大哥,现在混出了点样子,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不然他们宁可当这个恶人,也不会同意去接个老人回来供着。 

 结婚前一天,钱度过去帮忙的时候,见到了安妮奶奶,一个小老婆子,穿着一身儿崭新的喜庆红褂子,精神儿头倒是挺足。 

 “我祖籍在潮汕,小时候跟着父亲来过京城,本来以为这辈子是回不来了,没想到还能沾孙女的福气,这个姑爷好啊。” 

 “您老能来,见证他们这对新人的人生大事,这才是最好的祝福,您先歇着...” 

 常四奎叼着烟,递给钱度一块儿老式翻盖手表。 

 叹息道:“这是安妮奶奶藏着的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回京的路上给我的,哥,你说缘分是不是天注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