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金宝街
北大篮球场。
下午四点,日头西斜,晌午头的燥热感消失。
篮球框上的球网依旧健在,大学生们就算想扣篮或者摸篮板,也会珍惜上面的球网。
毕竟进球时篮球划过球网的唰唰声最让人享受,没人闲得蛋疼去扯球网玩。
四个球场是当初连成片建造的,学校每年的春季运动会,也是由服装公司赞助。
林一达现在不光是京城商会的会长,更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每年的两会商界代表递提案都属头一撮。
走街上十个人里能有八个认出来,剩下两个人,一个多半是老年痴呆,一个可能刚刚断奶。
跟他一比,钱度走街上如果不是长得帅些,可能完全引不起旁人的注意。
打篮球没有约在上午,大夏天的,一般下午打才最有感觉,傍晚水龙头冲吧脸,正好能组局出去吃顿小烧烤。
人陆陆续续到场,最先到的是李询。
当初接到电话的时候,属实给他惊到了。
自打知道钱度的身份后,他以为俩人今后很难会再有交集,寻常擅长的巴结,放钱度身上完全没法儿使。
除非自己走到迫不得已的地步,借着往日的交情,去上门求一次。
就这,也只有一次机会,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钱度能主动打电话过来约球。
他对这场篮球相当重视,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过来练习球感。
毕业两年,一般情况下哪有时间打篮球,手感多多少少生疏了。
钱度宿舍六人,加上周泽景乐李青山李询他们,正好十个人。
“咱们五对五,也别全场了,待会儿学生一多,毕竟是人家的场子,全占了不好,就打半场。”
严述扫了一圈,机灵道:“你和周泽必须分两组。”
“对,你们俩必须分开。”
李询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说法,一旁的潘学伟解释道:“大学四年这俩代表经济系打了四年的篮球赛,俩人在一个队直接没法玩儿了。”
“其实也不用,参加工作后,我已经好久没打过篮球了。”
周泽嘴上谦虚,可有底子的人,哪怕再生疏,这球只要一到手里,就跟觉醒了似的。
行云流水的控球,猝不及防的过人上篮,颇具美感。
李询一直觉着自己的篮球技术还算可以的,可跟自己防的这家伙一比,菜的就像个初中生。
四点多一直打到将近七点半,中间潘学伟他们歇歇停停,缺人的时候直接在场边拉一个在校生上场。
王大刚技术不咋地,可好歹懂规则,人高马壮往篮板底下一杵,抢着篮板给外线的钱度就对了。
周泽那边是和李青山配合默契,有来有回相当激烈,打的时间越长,场边围观的学生聚集的就越多。
“这些人不是咱们学校的吧?怎么来咱们学校打球。”
“肯定不是,我天天过来,咱们学校打篮球的基本上都认识。”
一旁一个经济系的男生跟道:“诶,也不全是外校的,那个好像是我正治经济学的老师,他不是戴眼镜来着...”
刘海生李询俩人累到两手发软,申请休息。
周泽人高马大的看向场边,这时候技术不到家,对自己没自信的人,上都不敢上。
一直打到天傍黑,一伙人才停下。
钱度身上的运动短袖已经被汗浸湿,不过整个人浑身通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累。
“都别走啊,去水房抹把脸,我请客吃烧烤去。”
周泽看着他脚上的运动鞋,问道:“老钱,你脚上这双鞋就是最近报纸上很火的那款篮球鞋吧。”
“没错,”钱度应着:“一下午打下来,脚感的确不错,你要是喜欢回头送你一双。”
“可别,这一双球鞋两百三十块钱,我原先还想买来着,就是太贵了一直犹豫。”
潘学伟在一旁惊道:“两百三十,这么贵?!”
“你小子在单位不看报纸啊,最新一期的《生活报》,这款篮球鞋一个星期卖了三百万,刚才篮球场上有不少人踩的都是这款。”
天昂鸟自营店,联想到林一达,再看向钱老六。
“老六,这...”
钱度笑道:“你们要是喜欢,报下脚码,下次约球一人送你们一双,老周咱俩一个号儿,我回头给你带两双。”
一伙人在校门口的街边烧烤摊,一直喝到将近十点才散场。
夏天吃烧烤喝的多是啤酒,冰镇好的燕京除了涨肚子,对钱度来说毫无杀伤力。
边士波没有跟着,而是下午放下人后,去安保公司寻高锋骆鹏去了,现在正在高锋家里小聚。
钱度进门的时候,院子里同样在烧烤。
左边晾衣绳上搭着衣服,右手原先的杂草地,现在是四行小菜园,边上还栽了些小花。
“老板(钱哥)。”
“坐坐坐,”钱度指着菜园问道:“是谷雨种的吧,让高锋干干糙活儿还行,这他可种不出来。”
高锋听着有荣
与焉,笑道:“我可没这本事,是谷雨种的,院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犁出来种点东西,也省的去外面花钱买。”
“挺好的,这才叫过日子,你们俩好好学学。”
边士波和骆鹏一脸的无奈,他们倒是想接自家婆娘过来,可现在条件不允许啊。
两家一起住许家宅子里。院子足够大,倒是容的下,可那毕竟是老许家的,钱度也没有过户,他们只是暂住而已。
赵谷雨起身道:“钱哥,厨房还有些羊肉,你吃饭了没,我给你烤上吧。”
“不用不用,已经吃过饭了...”
“......”
九月四号,也就是韩豪婧北影开学的当天。
这丫头从早晨起床,便开始举着摄像机,怼脸记录新生开学的第一天。
上厕所洗漱,吃什么早饭,穿什么衣服,心理自述,八十年代少见的vlog。
镜头没有那么多讲究,要么找好角度放在柜子窗台上,要么就是手举着,屏幕离脸忽远忽近。
盖因为韩子童给她买摄像机的当天,被父母揪着去问清摄像机的来源后,她又在姐夫那里蹭了一笔助学金。
摄像机消耗的不是胶卷,而是小号的磁带,这玩意儿同样不便宜。
要是让她自己支付摄像机磁带的消耗费用,大学四年一定会是学校里最穷的那个。
钱度知道后,也拿她没办法,这就像辛辛苦苦买了一台超跑,却发现以自己的经济实力连油都加不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