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壹碗手擀面
第261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坳~坳~”
猪圈内,膘肥体壮的二师兄叫的撕心裂肺。
像是知道自己要上刑场似的,狭小的空间内四处逃窜。
苏田贵站在钱度身旁:“不是自家养的猪就这情况,不认生人,等麻袋套住头就老实了。”
事实的确如他所料,麻袋套在猪头上面,二师兄立马安生了不少。
苏田贵家门口,已经架起了一大两小三口铁锅。
大锅旁边同样支好了台子,杀猪的是苏田贵专门请的人。
络腮胡,一脸横肉,眼神儿多少有些漠视生命的感觉,很符合钱度对屠夫这个词的想象。
十块钱,外加主家给一块肉,这就是劳酬。
杀猪看似简单,可首先在结束这条生命上就需要下很大的勇气。
家门口闻着信儿的大人小孩儿早早涌了过来,临近年关,这时候凑热闹的劲头空前绝后。
农村杀猪,尤其是过年这当间,就是杀年猪。
不亲自过来体验一下,根本体会不到这种热闹程度。
“哄哄,坳~”
......
“前后腿都绑紧实,棍子,棍子呢,怎么少一根?”
“刚才还都杵在墙根儿的,马蛋儿!你个狗东西,这时候捣什么乱!”
......
“一,二,三,起!”
“嗷嗷嗷~”
村里原先没有电子秤,平常的秤砣也不可能秤这大家伙,还是苏山从城里带回来的电子秤。
往前就是有经验的老屠夫,用力一拎,就能说出个大差不差的重量来。
四个汉子,左二右二,吭哧吭哧扛着放在电子秤上,屏幕一亮。
“212kg,叔儿,这个kg是什么意思?”
“kg就是公斤,洋人的玩意儿,就你这还嚷着出去做买卖,也不怕赔个底儿掉。”
周围一伙人听着哄笑。
“老苏,一共四百二十四斤!”
苏田贵听着斤数,咂么一阵,心里有了底。
钱度在一旁看的热闹,他倒是想下手帮忙,可被这老头儿拦的死死的。
看着他咧嘴乐呵,好奇道:“这猪花了多少钱?”
“买的时候隔壁村老孙家说的也是四百斤打底,现在城里一斤猪肉卖两块五,我讲了讲价,一块六毛四收的。”
“差这么多?”钱度听着,顺口道:“一块六毛四,...那也得六百五十四块钱了啊。”
苏田贵惊讶的看了眼钱度,这钱数还是他在纸上一顿划拉半天划拉出来的,要么说人家是大学生大老板呢,这算数就比不了。
“城里价是城里价,咱这是在村里,哪能真两块多收,一块六毛四都要高了。”
苏田贵盯着人群,继续道:“现在就看这猪的质量怎么样了。”
杀猪的举起屠刀,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多余动作,朝着二师兄的大动脉精准的插进去。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旁早早准备好的两个大盆用来接血。
钱度能听见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不忍心杀生,双手合掌还嘀咕着。
‘猪啊猪啊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今年早早走,明年早早来...’
钱度听着嘴角一抽,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底,马上就要进腊月了,这猪走的可不算早。
猪血放干,整整两大盆,又开始烫猪刮猪毛。
屠夫精准的将猪一刀划开,苏田贵往里一瞅,松了口气。
“这猪不错,四指膘,老刘没有唬我。”
“这有什么说道?”
“猪崽子品种不同,长大后身上的膘就不一样,有的脂肪只有一指宽,全是些瘦肉,这猪就不错,整整四根手指头宽的脂肪。”
钱度扫了一眼,油汪汪的,他倒也理解苏田贵高兴在哪里。
这会儿没什么控制饮食,控制脂肪摄入的说法,老百姓偏爱大肥肉片子。
这种脂肪炼油,平常炒菜舀它一小勺,少说能吃到五六月份。
平常的大烩菜里有点猪油香味儿,是老百姓绝佳的解馋手段。
猪零件一件件卸,杀猪的手里那把刀锋利得很,划拉起来毫不费力。
邻居恰好有从东北嫁过来的,往常的猪血有很多吃法,蒸一蒸,或者直接等放凉凝固调小凉菜。
腥不腥的,有个腥味还好吃些,换句话说,吃的就是这个味儿。
有东北人,手上还有这手艺,自然是灌血肠,
亲戚婶子们开始准备杀猪菜,六荤四素,一共摆六桌。
苏田贵当场宰当场卖,村里的人老早就等着了,售价也不高,一块六毛四买进,一块八毛五卖出,完全就不是奔着赚钱去的。
“苏老头儿,给我秤五斤,要肥点的。”
老婶子眼睛滴溜溜乱转,又指着肋骨道:“这两根儿肋骨上面也没多少肉了,让我拿回去给小娟小军嗦嗦骨头呗。”
肋骨中间没多少肉,可两头儿多的很,苏田贵乐呵呵的还是同意了。
一直忙活到正中午,家里只剩下亲戚和帮忙的邻居,苏田贵手里的钱一阵点,加上赊账的,心里有了个数。
四百九十九块五,当场卖出去二百七十斤的肉,去掉今天吃的,还剩八十来斤。
半个猪头被村长预定,猪下水也被人便宜捡走了,跟他预计的差不多。
今年赚着钱了,买头年猪就是图个热闹,剩下的够他们吃到来年开春就行。
更何况,苏田贵还特意给自家留了二十斤的板油用来熬油。
大锅呼肉,小灶炒肉,十二点一刻,钱度在主桌上吃到了热乎的杀猪菜。
邻居王老头,拎着酒瓶子稀罕道:“田贵,看来你们家今年是真赚着钱了,二锅头散篓子都不整了,竟然整上了莲花白。”
苏田贵乐道:“一桌就一瓶,多了可没有,都悠着点儿。”
莲花白他多少也有些舍不得,可今天钱度过来,总不能还喝散酒吧。
一顿饭吃了差不多一个点,钱度和苏山临走的时候,老头儿又拿报纸给他包了一大块儿。
推推搡搡的,钱度最后还是拿了,主家送,做客人的死活不收也不像话。
苏山的前驱面包车冬天走不了雪路,稍微有个坡就抓瞎,一家子只能蹭钱度的吉普。
回到城已经是两点多,钱度让边士波联系漆嘉良,后者在联系班为东可以把人带过来。
地点依旧是茶楼,老外,尤其是有钱的老外,与其去咖啡厅整洋的还不如让他们见识见识种花传统的茶楼文化。
将近三点,楼下响起特有的皮鞋敲击地面的密集声。
钱度穿的依旧是东北弓箭送的真皮大貂,冬天防风御寒比军大衣要强多了,瞅着也有气势。
班为东先上楼,身后紧跟着老外。
“william先生,这位就是我的老板,钱度。”
钱度上前迎了迎,伸手笑道:“你好,william先生,终于见到你真人了。”
“钱先生,这句话应该让我来说才对,很高兴见到你,”
猪圈内,膘肥体壮的二师兄叫的撕心裂肺。
像是知道自己要上刑场似的,狭小的空间内四处逃窜。
苏田贵站在钱度身旁:“不是自家养的猪就这情况,不认生人,等麻袋套住头就老实了。”
事实的确如他所料,麻袋套在猪头上面,二师兄立马安生了不少。
苏田贵家门口,已经架起了一大两小三口铁锅。
大锅旁边同样支好了台子,杀猪的是苏田贵专门请的人。
络腮胡,一脸横肉,眼神儿多少有些漠视生命的感觉,很符合钱度对屠夫这个词的想象。
十块钱,外加主家给一块肉,这就是劳酬。
杀猪看似简单,可首先在结束这条生命上就需要下很大的勇气。
家门口闻着信儿的大人小孩儿早早涌了过来,临近年关,这时候凑热闹的劲头空前绝后。
农村杀猪,尤其是过年这当间,就是杀年猪。
不亲自过来体验一下,根本体会不到这种热闹程度。
“哄哄,坳~”
......
“前后腿都绑紧实,棍子,棍子呢,怎么少一根?”
“刚才还都杵在墙根儿的,马蛋儿!你个狗东西,这时候捣什么乱!”
......
“一,二,三,起!”
“嗷嗷嗷~”
村里原先没有电子秤,平常的秤砣也不可能秤这大家伙,还是苏山从城里带回来的电子秤。
往前就是有经验的老屠夫,用力一拎,就能说出个大差不差的重量来。
四个汉子,左二右二,吭哧吭哧扛着放在电子秤上,屏幕一亮。
“212kg,叔儿,这个kg是什么意思?”
“kg就是公斤,洋人的玩意儿,就你这还嚷着出去做买卖,也不怕赔个底儿掉。”
周围一伙人听着哄笑。
“老苏,一共四百二十四斤!”
苏田贵听着斤数,咂么一阵,心里有了底。
钱度在一旁看的热闹,他倒是想下手帮忙,可被这老头儿拦的死死的。
看着他咧嘴乐呵,好奇道:“这猪花了多少钱?”
“买的时候隔壁村老孙家说的也是四百斤打底,现在城里一斤猪肉卖两块五,我讲了讲价,一块六毛四收的。”
“差这么多?”钱度听着,顺口道:“一块六毛四,...那也得六百五十四块钱了啊。”
苏田贵惊讶的看了眼钱度,这钱数还是他在纸上一顿划拉半天划拉出来的,要么说人家是大学生大老板呢,这算数就比不了。
“城里价是城里价,咱这是在村里,哪能真两块多收,一块六毛四都要高了。”
苏田贵盯着人群,继续道:“现在就看这猪的质量怎么样了。”
杀猪的举起屠刀,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多余动作,朝着二师兄的大动脉精准的插进去。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旁早早准备好的两个大盆用来接血。
钱度能听见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不忍心杀生,双手合掌还嘀咕着。
‘猪啊猪啊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今年早早走,明年早早来...’
钱度听着嘴角一抽,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底,马上就要进腊月了,这猪走的可不算早。
猪血放干,整整两大盆,又开始烫猪刮猪毛。
屠夫精准的将猪一刀划开,苏田贵往里一瞅,松了口气。
“这猪不错,四指膘,老刘没有唬我。”
“这有什么说道?”
“猪崽子品种不同,长大后身上的膘就不一样,有的脂肪只有一指宽,全是些瘦肉,这猪就不错,整整四根手指头宽的脂肪。”
钱度扫了一眼,油汪汪的,他倒也理解苏田贵高兴在哪里。
这会儿没什么控制饮食,控制脂肪摄入的说法,老百姓偏爱大肥肉片子。
这种脂肪炼油,平常炒菜舀它一小勺,少说能吃到五六月份。
平常的大烩菜里有点猪油香味儿,是老百姓绝佳的解馋手段。
猪零件一件件卸,杀猪的手里那把刀锋利得很,划拉起来毫不费力。
邻居恰好有从东北嫁过来的,往常的猪血有很多吃法,蒸一蒸,或者直接等放凉凝固调小凉菜。
腥不腥的,有个腥味还好吃些,换句话说,吃的就是这个味儿。
有东北人,手上还有这手艺,自然是灌血肠,
亲戚婶子们开始准备杀猪菜,六荤四素,一共摆六桌。
苏田贵当场宰当场卖,村里的人老早就等着了,售价也不高,一块六毛四买进,一块八毛五卖出,完全就不是奔着赚钱去的。
“苏老头儿,给我秤五斤,要肥点的。”
老婶子眼睛滴溜溜乱转,又指着肋骨道:“这两根儿肋骨上面也没多少肉了,让我拿回去给小娟小军嗦嗦骨头呗。”
肋骨中间没多少肉,可两头儿多的很,苏田贵乐呵呵的还是同意了。
一直忙活到正中午,家里只剩下亲戚和帮忙的邻居,苏田贵手里的钱一阵点,加上赊账的,心里有了个数。
四百九十九块五,当场卖出去二百七十斤的肉,去掉今天吃的,还剩八十来斤。
半个猪头被村长预定,猪下水也被人便宜捡走了,跟他预计的差不多。
今年赚着钱了,买头年猪就是图个热闹,剩下的够他们吃到来年开春就行。
更何况,苏田贵还特意给自家留了二十斤的板油用来熬油。
大锅呼肉,小灶炒肉,十二点一刻,钱度在主桌上吃到了热乎的杀猪菜。
邻居王老头,拎着酒瓶子稀罕道:“田贵,看来你们家今年是真赚着钱了,二锅头散篓子都不整了,竟然整上了莲花白。”
苏田贵乐道:“一桌就一瓶,多了可没有,都悠着点儿。”
莲花白他多少也有些舍不得,可今天钱度过来,总不能还喝散酒吧。
一顿饭吃了差不多一个点,钱度和苏山临走的时候,老头儿又拿报纸给他包了一大块儿。
推推搡搡的,钱度最后还是拿了,主家送,做客人的死活不收也不像话。
苏山的前驱面包车冬天走不了雪路,稍微有个坡就抓瞎,一家子只能蹭钱度的吉普。
回到城已经是两点多,钱度让边士波联系漆嘉良,后者在联系班为东可以把人带过来。
地点依旧是茶楼,老外,尤其是有钱的老外,与其去咖啡厅整洋的还不如让他们见识见识种花传统的茶楼文化。
将近三点,楼下响起特有的皮鞋敲击地面的密集声。
钱度穿的依旧是东北弓箭送的真皮大貂,冬天防风御寒比军大衣要强多了,瞅着也有气势。
班为东先上楼,身后紧跟着老外。
“william先生,这位就是我的老板,钱度。”
钱度上前迎了迎,伸手笑道:“你好,william先生,终于见到你真人了。”
“钱先生,这句话应该让我来说才对,很高兴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