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哪都通(第3页)

 两人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一脸苦涩。 

 钱度没好气道:“好好干活儿,不铲完别来见我。” 

 “我是称呼你安本先生,还是孙先生。” 

 孙软银连忙来了个九十度弯腰,用英语道:“我的祖先本就是种花人,

父亲在半岛,我出生在佐贺县鸟栖市,钱先生称呼我孙就可以。” 

 俩人握了握手,钱度招呼过钱宝,开始沿着路边漫步。 

 孙软银有想过大几十亿的游资背后老板,是一个老年的金融巨鳄,哪怕中年人也有想过,唯独没想到匡乐成背后的老板这么年轻。 

 看样貌,简直年轻到过分。 

 俩人站在一起,一个一米八,一个一米五,感觉跟父亲带俩娃一样。 

 孙软银抬头别扭,钱度低头同样别扭,只能扔下班为东和匡乐成,先去茶楼。 

 泡上茶,往炉子里扔两个小红薯,铁圈水壶旁放几个橘子梨。 

 “你需要多少资金。” 

 孙软银一愣,他没想到钱度这么直接。 

 “钱先生,我的软件银行遇到了发展瓶颈...” 

 聊到孙软银,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其阿里巴巴身后最大的股东老板,马芸背后的那个男人。 

 只有在了解软件银行从创立之初一步步的发展史,才明白眼前这个小个子对市场的判断有多准确。 

 班为东搜集到的资料,堪称巨细,就差把这家伙有没有找小老婆,去过几次会所一起查出来了。 

 软件银行成立半年之内,便与日笨42家专卖店和94家的软体从业者交易来往,并说服东芝和富士通投资,扩大规模。 

 但因经营不善亏本,一年后他退回财团原有投资资金。 

 虽然孙软银一肩担起了损失的责任,却赢得了行业内的佩服,也为其奠定了事业的信用基础。 

 八二年,孙软银在展会上看到hp的《个人电脑图书馆》,于是同日笨最大的出版商联系出版。 

 因出版《个人电脑图书馆》而打出名堂,让软银名声鹊起,同年软件银行遇到难题,两个月后,退货率高达85%。 

 八四年,在桥本五郎的帮助下,这家伙又创办了购物指南杂志——《tAg》,但百试无方,最终因销量不佳关门。 

 今年,以C语言编译器闻名的Borland公司,准备在日笨发行升级版,当时Borland公司执行长philippe kahn很快就和软件银行达成共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对方在大学时期的第一桶金,便是从语言翻译器上得来的。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关键是这家伙的确能精准的从一百条旁人看似没用的信息里,找到最有用的那条进行投资。 

 亏不亏不要紧,对这种人来说,尝试一百次,只要让他成功一次,就能彻底站起来。 

 孙软银本来想找美国人拉投资,可无意间发现了匡乐成,这才有了后续。 

 钱度听他说完对市场的分析,小眼睛相当认真道: 

 “钱先生,日笨市场虽然低迷,但是投资前景依旧很大,给我一亿美金整合市场,不出半年,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报率。” 

 钱度摇了摇头,这让一直盯着他的孙软银顿感失望,不过下一句又峰回路转。 

 “你大老远过来就为了一个亿的投资,格局小了,我给你十亿,放开手脚大胆去干!” 

 孙软银惊的直接站了起来,虽然站着跟坐着没多大区别,可他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十亿美金从这个年轻人嘴里说出来,怎么感觉跟给十块钱似的,太过轻描淡写。 

 如果不是班为东和匡乐成带他来这里,他一定不会相信这个家伙就是其背后的老板。 

 可偏偏钱度的这种无所谓的气势,让他竟然有种惺惺相惜,找对人了的感觉。 

 匡乐成赶过来的时候,洽谈已经结束。 

 他只知道自己在日笨股市上割了一年的韭菜,十个亿,就这么水灵灵的滑给了这个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个子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