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卖光了


 在经过了最初的磨合后,亮晶晶发饰厂每天能产出15-20个的头花。 

 梁书弗将海周乡库存的那些印刷错误的确良以每尺6毛的价格全部吃下,一共有8丈6尺,总计51.6元。 

 一条大号牡丹花发带大约要用5寸的的确良,这些布大约可以做170朵头花,亮晶晶发饰厂一周就能全做出来。 

 梁书弗和高喜德沟通后,一边让婶子们制作,一边让供销社将其他废弃的确良料先调个20丈过来。 

 这批印染错误的的确良在1000米,也就是300多丈。目前除了纺织厂和供销社自己消化了一些,还剩下200多丈。 

 一夜之间,牡丹花发带正式在3个供销社上架,和其他发饰放在同一个柜台。 

 发带确实漂亮,但价格也很漂亮。 

 大多数人情愿挑选塑料卡子会黄铜发卡,偶尔有不差钱的人买上一朵。 

 一整个星期过去,牡丹花发带的销量在17条,情况远远低于朱志伟的预期。 

 他给高喜德打电话,“老高啊,问的人是有,可价格太高不好卖啊。” 

 上个月改革后,朱志伟也是有指标压力的。 

 “你看要不要降点价,就和塑料头绳一样的价格。” 

 他知道高喜德和梁书弗关系好,就想通过他去劝梁书弗。 

 哎,代售就是这点不好,价格不能自己做主。 

 梁书弗早就和高喜德打过预防针了,销量一开始肯定不会太高。但是很快就会有转机。 

 高喜德:“老朱啊,你信我,再等两周,情况肯定不一样。” 

 朱志伟闻言摇头,“好吧,那我再看看。不过老高,别怪我没提醒你,石书记可是盯着这个项目呢,你自己心里有点数。” 

 高喜德对他的善意提醒表示了感谢,挂了电话后转头对前来供销社买珠子的梁书弗道:“你也听到了,到下个月中旬,这销量要是再没起色,石有才那边肯定要有动作。” 

 改革就是试错的过程,河口村手工头花项目要是做不起来,就要被替换了。 

 说来也是因为他们开的头,很多有关系的村子全托人递话,要在供销社代售一些东西,一时间,供销社的柜台变得紧俏起来。 

 “高伯伯,您放心。” 

 梁书弗一点都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