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不想读书了(第2页)

 “然后呢?读高中甚至考大学,之后找份工作,最后还不是要赚钱?既然这样,我现在就出去赚钱不是更好,为什么还要读书?何况现在的机会和以后的机会能一样吗?反正结果都一样,为什么要费那个劲绕远路。” 

 孙长元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他是真不觉得读书有什么好,最后还不是为了找工作赚钱。 

 孙长元和其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人一样,他所能见到都是按部就班的人生,所能想到的梦想就是赚钱造大房子,每天都能吃肉,穿好衣服。 

 不是孙长元没有远大的志向,而是他不知道什么是远大的志向。 

 这就是一个人眼界。 

 有的人喜欢看书,喜欢思考,能从点滴中窥探出不同,从而不断打破壁垒,发现新世界,比如梁书弗。 

 也有人需要用自己的眼睛亲眼去看,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去碰触,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比如孙长元。 

 但无论是那种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会与旧时代、旧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比如孙长元与他父母的冲突。 

 “怎么没用了,读书后可以落户县城做城里人。” 

 赵凤云叫道,“我们辛辛苦苦,还不是想让你成为城里人,不用再种地。” 

 “等我赚钱了,把全家户口都转成城镇户口你也一样。” 

 孙长元道,“而且我也去不是一时冲动,我这一个学期都在准备这件事。” 

 “准备?你准备什么了?” 

 “我把零花钱全攒起来了,还有跟着你们抓黄鳝分的钱,今年的工分钱,一共有一百多元,这些钱够我去海市闯荡了。” 

 赵凤云目瞪口呆。 

 她是看儿子这个学期乖了不少,给他钱也没有再乱用,于是就试着学小姑子一样,让孩子支配自己赚的钱。 

 没想到他在这等着自己呢。 

 “你放p!” 

 孙卫兵一噎,随即吼道:“揣着一百块就想去发财,你去了大城市,知道哪是哪吗?你没有身份,靠什么生活?还赚钱?这些你动过脑子吗! 

 不要听别人回来说得好,实际什么情况谁知道?多的是人在外吃糠咽菜,回家后把牛皮吹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