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乱局!曹植再现!(第2页)
这话听着可不是真心笑的…那是存着一些个“嘲笑”的意味。
谁人这么大胆子?
众人转头看去,见是吴质,倒是理解了。
这吴质乃曹丕铁杆,放肆一些倒是情有可原。
曹丕本是脸色微微一变,见是吴质,便把那变化的面色放柔了几分。
却道:“季重何故发笑?”
曹丕对吴质如此,也是情有可原。
时年,曹操为发展力量对抗袁绍的时候,在鄄城招贤纳士,吴质便应召而至。
因其才学通博,受到曹氏父子的赏识,成为曹丕的挚友,曹植的文友。
曹丕被立为世子之后,吴质出任朝歌县长,又迁元城令。
其后曹丕为巩固太子地位,常与吴质商量对策。
据说曾经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曹植前往送行。
曹植出口成章,盛赞曹操之功德,而曹丕则相形见绌,怅然若失。
时有吴质对曹丕耳语说:“与魏王辞别时,你什么都不要说,只管哭泣就行了。”
曹丕听了吴质的话,哭的非常伤心。
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动。
于是皆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
加上曹丕平时善于掩饰自己,言行检点,而曹植则恃才傲物,恃宠娇纵,引起许多人的反感,最终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
当然了,不是说吴质那一回的建议是决定性的,但的确是给了很多提议,稳住了曹丕的地位。
对吴质…真是曹丕的自己人了。
便如刘备对于邢道荣,曹丕对吴质也是极为信任的。
当下吴质听曹丕来问,便上前拜道:“陛下,
今大事将至,臣见陛下却还只顾耻笑,这才有感而发。”
曹丕道:“大事?却不知是何大事?”
吴质道:“今函谷关传来消息,邢道荣已带军来攻,陛下可已有了应对之计?”
这话多少就有些带着质问的口气了。
曹丕皱眉道:“已使曹休、徐晃带军前往,更叫曹仁大将军,随时注意关中动向,无忧也。”
不错…
眼下曹仁也是曹魏的大将军了。
作为曹家硕果仅存的几个大将,曹休、曹仁、曹彰眼下曹丕那是全派去对付邢道荣去了,这要再出意外,他曹丕真也没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