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崖山中华(五千大章)


 “看来,这文武制度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啊,应该好好想想如何构造。”赵匡胤心中想着,“希望天幕能多提到一些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吧。” 

 赵大其实很冤枉,他的一些政策很多都是为了巩固统治临时的,毕竟国家还尚未一统。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已居然当了九年皇帝就莫名其妙的嘎了。 

 以至于自已的一些政策,为了让后来的统治者更好的统治,被奉为了祖宗法度...... 

 【这是大宋的末日!】 

 天幕一声咚的声音,画面变成了黑色。 

 一行鲜红的字幕浮现出来。 

 这也让宋朝的人士们,正在观看天幕的心也跟着揪紧。 

 画面来到了一处黄沙卷地的城墙上,无数的士兵浑身鲜血的倒在城道里,城外的炮火声连绵起伏。 

 每一次的炮响,都是城墙上的一片士兵的死亡,和巨大的坑洞。 

 而硝烟的弥漫,也被城墙倒塌的黄沙,混染在了这片血腥的天空。 

 这群宋军面对着敌人如此强大的火力,仍坚守在城上。 

 他们不但要面对恐怖的火炮轰炸,还要防止先登的敌军冲上城来。 

 大秦 

 嬴政瞪大了双眼,呆呆的看着天幕上那连绵如雷般的炮火,“这是什么武器?这宋朝面对的敌人居然有能打雷喷火的武器?” 

 现在不管嬴政还是大秦的其他大臣们,忽然对这宋朝被揍着打觉着似乎有了道理。 

 大汉 

 刘彻眼红的看着天幕上的宋军交战,“朕如果能有这样的武器,区区的匈奴,朕早就打下来了!” 

 刘备:“孔明,我也要......” 

 ...... 

 大唐 

 贞观君臣们震惊于两军交战的武器之先进,这对于冷兵器时期的中古大唐很是不可思议。 

 杜如晦道:“估计这就是天幕所说的,大唐是冷兵器的巅峰。这这种其声如雷,出口如火,轰地而炸的武器就是热武器了吧!” 

 “诸相,这种武器我大唐可能造出来?”李世民发问道。 

 “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心里骂骂咧咧,自已平时存在感这么低的人,怎么现在就被想起来了呢? 

 ”这.....这......“工部尚书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回陛下,臣以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应有的事理,就好像我们知道笼饼是由小麦碾成面粉发酵而来的。我们大唐可以造出来相似的外形,但我们不知道这种神器怎么制造的原理。”房玄龄帮工部尚书解了围。 

 “对对对,陛下,我们要是模仿,估计只能造出来一副空壳......” 

 “好吧,那就着你们工部将此神器先全部临摹记下来,下去后好好琢磨研究一下吧!” 

 工部尚书应是。 

 现在的他只想赶紧下朝回家,这差事真是要命啊! 

 只希望天幕能讲一下这种神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吧? 

 要么天幕有如此伟力,直接赐给大唐一个也行啊,这样陛下就不会找我了吧.... 

 ...... 

 炮火连天的进攻终于停止了,敌方的先登部队占领住了这座城池,而大宋的兵士们也全部阵亡。 

 一幢幢摩天的海船出现在了天幕新的画面上,剩余的宋军没有陆地上的城池,他们只好带着朝廷也一起逃亡在了大海上。 

 敌军的追赶也很快,双方的战船大战一触即发。 

 一座座船上的火炮轰鸣而动,弓箭手们也拉起来长弓,而相近的战船则是彼此架起来的木板,短兵交战。 

 顿时整个海面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此时,天幕的独白声再次响了起来。 

 【“陆秀夫抱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 

 随行十余万军民相继跳海殉国。” 

 “时年43岁。”】 

 身着大红官袍却到处灰败,一身狼狈的陆秀夫在前方大军的掩护下,宝船不断的后逃。 

 蒙古人的进攻很是凶猛,在这属于长生天的13世纪,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南宋大军很快就全线溃败。 

 陆秀

夫带着小皇帝一路南逃,最惨的时候只剩下了六人,但大宋的军民在这次面临亡国亡种的关键表现得十分英勇。 

 “陛下,我们没有退路了,臣真是罪该万死啊!” 

 陆秀夫看着远处的山崖,对小皇帝说道。 

 这时候,远处的敌军也对着溃败的宋军喊话道:“大将军有令,投降不杀!” 

 但仍有坚强的宋军在作着抵抗,而面临被逼入绝境誓死不降的军民们,纵身跳入了大海。 

 他们的行为逐渐带动了更多的人。 

 “宁可亡国灭种,绝不做蒙鞑奴!” 

 “陆相,前面的兄弟们快坚持不住了!我们败了!”一位将军跌跌撞撞的来到陆秀夫面前道。 

 陆秀夫自是知道战局的局势的,“我大宋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终究是要在这......” 

 小皇帝看出了陆秀夫脸上的挣扎和痛苦之色,这个八岁的孩子叫住他。 

 “先生,数十万大军尽赴国难,朕虽然年龄小,但也不愿意苟活。”小皇帝每个字都说的很是清晰。 

 他在无必认真的看着这位带着他一路南逃,教他护他的先生。 

 “陆先生,朕不会投降,朕决不投降!” 

 “好!陛下真不愧是太祖血胤!”陆秀夫对着小皇帝夸赞道,“陛下,我们汉人绝不会屈服于异族人的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