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磨刀霍霍向朱扬(第3页)

 【朱允炆登基后,年号建文,任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儒臣,开启了堪称逆天的操作。 

 首先,他任用一群只读圣贤书而没有任何治政经验的儒士开始变法,一改朱元璋重武轻文的倾向,优容文士,提高其品级。 

 同时“锐意复古”,甚至要实行井田制,对官名、宫名、殿名等仿《周礼》频繁更改,徒增纷扰。 

 他一登基就废除了祖父朱元璋的《大明律》和《大诰》里近百条法律,此时朱元璋的棺椁还没入陵。 

 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 

 这些都被后来登基的永乐帝恢复了。 

 他废除了朱元璋的拆散大族,将富农、富商、无田人口等迁入因战乱而缺少人耕种生产从而荒废土地上的政令,并取消了朱元璋对江淮富裕地区的重税,他下令按每亩地收一石粮的统一标准在这些府里收土地税。 

 洪武帝曾经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们把持财政,偏私家乡。 

 而朱允炆为了体现自已与暴虐的先帝不一样的仁慈,将天下平等赋税,殊不知这样只会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看似平等天下赋税,却加深了许多仍在恢复生产穷苦地区的压力。 

 此时,朱元璋的陵墓还没关门。 

 更重要的是,他刚登基,朱元璋的棺材还没凉透,他的位子也没捂热,就将屠刀对准了先帝的儿子们、自已的叔叔们,是的,他要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