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这世上还有一年三熟的宝地?(第2页)

 “陛下,臣建议移民大唐百姓与交州都督府,派遣官员郡县制教化,并让司农寺派人取种移培中原!”房玄龄出声立马谋划道。 

 “我听闻交州之地仍有蛮夷盘踞,不服王化、不慕中原、不拜天子?”好家伙,杜如晦直接撇出来了三元罪。 

 “臣愿领兵前往!”李绩出声道。 

 在大唐名将云集,自已身为武将虽然一身抱负,但总不能有好的发挥之处,这让他十分苦恼。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立功之处可以施展本领,怎能不抢呢? 

 ...... 

 大明洪武年间 

 刚看到交趾之地居然可以一年三熟,如此宝地,老朱体内的老农属性顿时就觉醒了。 

 “这么好的地方,居然让老四的畜生立了大功!?”老朱不用深想,朱老四肯定是想打交趾立威洗刷自已的污点。 

 没想到让这小子歪打正着还真在青史留下了肯定。 

 一年三熟啊,那个地方才多少人?全种上水稻能给中原每年输送多少粮食啊! 

 当地的蛮夷真是不服王化又?暴殄天物。 

 不行,这块好地方,咱大明必须捏死到手里。 

 让沐英和汤和直接去“驱除窃国蛮夷,收复中华旧土!” 

 当看到后来的官员居然把那片宝藏之地搞得乌烟瘴气,老朱这也认识到,那地域长期以来也被视为流放之地。 

 “这群文官,一个个爱慕虚荣、喜欢奢华,嘴上天天圣人章义,怎么替皇帝牧守边荒的时候就不儒雅了?” 

 纵然是正经被派过去的,但长期以来的观念也会让官员认为自已被放弃流放到了那里。 

 看来,也得拿出专门的激励和政策才能让官员去当地好好治理啊。 

 毕竟谁也不想自已背井离乡的去“流放之地”当官。 

 “咱以前只想着大明把自已的日子过好了就行,周边的那些藩属国只要臣服咱,老实点就行。” 

 “没想到啊!这群人真是狼子野心,吃着咱丢它的骨头,还想着抢主人家桌上的肉。” 

 大明永乐 

 “朕征服鞑靼、击垮瓦拉,北设奴儿干都司,南建交趾布政司,这一辈子的功绩到头来全被你们给废弃了。老头子我啊!忙活这一生,是为了什么?”朱棣看到交趾布政司最后因为大明治理的太烂,朝廷不得不再次放弃,而感到心碎。